這是正在進行轉體施工的西安幸福路北延伸工程獨塔斜拉橋(3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伴隨著逐漸回升的氣溫,西安經濟社會發展的熱度也不斷提升:深化“六個改革”,多領域謀篇佈局鏗鏘有力;創新引領,科技力量煥發新活力;傳承發展,多元文化迸發出強大感染力……連日來,央媒鏡頭中西安“春景”生機盎然。
改革發展提速
3月4日,西安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深化六個改革’創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系列新聞發佈會,吸引多家媒體關注。
中國日報網以《西安深化“六個改革”:教育就業文旅領域全面攻堅》為題,詳細梳理西安在教育就業文旅等領域的謀篇佈局、創新發展。
人民網發佈《2025年西安將舉辦就業服務活動600場以上》《2025年西安力爭50%的區縣建立“教聯體”》等報道,關注西安提升就業服務、推進教育管理改革的力度。央廣網圍繞西安努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教育、推進教育強市建設等內容展開報道。
全國兩會期間,中新網以《會場特寫|中歐班列跑出高水準對外開放“加速度”》《長恨歌》場場爆滿 年營業額突破7億元等報道,關注西安高品質發展實踐。
環球網3月7日《塔吉克斯坦留學生關注兩會:我看到中國鄉村振興的無限可能》一文,從塔吉克斯坦留學生王昭君在西安的所見所聞,看中國“農業+科技”發展的新機遇、新方向:“在西安,無人機化除、遠程智慧化灌溉以及遙感衛星監測土壤墑情等‘黑科技’,在這片土地上大顯身手。”
3月3日,中歐班列(西安)今年開行量突破600列,《光明日報》、中新網在報道中點讚西安國際港站實現班列到發的高效運轉。
3月6日,經濟參考報推出報道《市面有活力 賬面顯韌性 人面見信心——大唐不夜城面面觀》,將大唐不夜城作為觀察窗口,解讀其創新發展路徑,映射中國經濟的創新活力與發展韌性。
科創力量澎湃
在國産開源大模型DeepSeek大熱的背景下,西安有哪些動作?
3月5日,央視網推出報道《西安:兩大智算中心接入DeepSeek 未來如何成為全球創新網絡關鍵節點》,文章介紹,近期,西鹹新區灃東智算中心正式接入DeepSeek,通過對其大模型提供算力支持,有效解決伺服器算力有限的困擾。國家超算西安中心,能夠對DeepSeek進行即時支持,既是行業利好,更是西安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産業的提前佈局。
3月6日,央廣網消息,西安浐灞國際港政務服務智慧客服應用“D小港(有疑D答,港好辦事)”,正式接入DeepSeek,西安浐灞國際港政務服務智慧再升級。
3月8日,西安幸福路北延伸工程獨塔斜拉橋成功轉體,央視新聞、新華網、中新網撰文傳播喜訊。中新網稱:該座獨塔斜拉橋轉體重量達到4.8萬噸,其成功轉體“創國內多向不對稱斜拉橋轉體重量之最”。央視新聞表示:“這有助於完善西安市城東綜合交通體系、緩解東二環壓力,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文化實力“圈粉”
3月6日,中新網報道了“‘文化陜西’旅遊推介會在德國柏林舉行”的消息。文章介紹,中德政界、文化界和相關出入境旅遊代表等近百人參加。其間,相關負責人推介了陜西入境旅遊精品線路,介紹了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遊博覽會將在西安開幕的消息及參展事宜等。
3月3日,新華社消息,“古都西安”文化體驗活動在馬爾他中文學校舉行。馬爾他中國文化中心工作人員為當地學生們講述了西安的歷史淵源,重點介紹了兵馬俑、銅車馬、陶塤等,學生們“得知西安每年可接待數億海內外遊客時,他們更是折服於這座城市的魅力。”
3月8日,《環球時報》官方賬號發佈內容稱:美國《國家地理》3月7日發表了文章《中國其他歷史悠久的“城墻”也令人印象深刻》,並著重介紹了西安城墻,“當地人和遊客既能欣賞到歷史遺産,又能將其用作城市公共空間。”
西安是公認的“美食天堂”。3月5日國際在線《被外國美食博主的西安之旅饞哭!幹飯人衝呀》視頻報道中,在油管坐擁千萬粉絲的美食博主馬可·威恩斯,帶觀眾踏上西安美食發現之旅。
“陜西西安,各種花次第開放。梅花、杏花、桃花、梨花……將大地裝點得多姿多彩。”3月8日,古城春色進入人民網鏡頭。
3月9日,中新網推出《舌尖上的長安春醒時:一茬鮮芽品“春韻”》報道,在傳承與創新下,西安“春味”衍生出別具特色的文化魅力:咖啡館的“香椿拿鐵”、野菜裝點的“唐韻春宴”、洋槐花做成的永生花、灰灰菜製成的標本書籤……令人心生歡喜。(西安城市文化傳播工作室 薛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