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陜西省圖書館高新分館體驗AI技術構築的“造夢空間”
工作人員介紹西安城墻智慧客服
漫步城墻,穿梭遊弋在花燈之間,如果你對每組花燈的形制和工藝産生好奇,更想知道怎樣的遊覽路線才是最優解,景區裏有一位懂得漢語、英語、俄語的“唐代姑娘”會為你貼心地送上答案,這就是“遊陜西”平臺剛剛上線的智慧客服。
新年伊始,當人們正在感慨AI的智慧程度與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時,西安AI應用的時空維度已經不斷拓展至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文化基因解碼到智慧內容生産,再到場景體驗,尤其為文旅融合産業生態帶來了新的突破與變革……標誌著這座千年古城的智慧文旅走進了山花爛漫的春天。
文旅新場景如“造夢空間”風靡古城
在西安,AI悄然掀起了一股文旅融合新熱度。
AI技術崛起,如同人類與人工智能完成了一個絕美的造夢空間,並依靠VR和AR技術,在城市空間裏打造出了沉浸式的場域和交互空間,堪稱傳統文旅場景的巨大突破與革命式創新。
記者走進陜西省圖書館高新分館,立刻被AI技術構築的“造夢空間”深深震撼。在這裡,人們可以與藝術大師共同作畫,在螢幕前自主繪畫的圖案,幾秒之後便能生成莫奈同款筆觸色彩繪製的佳作;還能走進AI構築的海底世界,與鯨共舞,暢遊在珊瑚與海草蔓延的水中——1700㎡超大空間注入AIGC科技魔力,讓遠離海洋的西北內陸的觀眾們沉浸于可以互動的數字海洋,目睹“滴水生萬物”的波瀾壯闊,沉浸式感受無限之海的多姿多態,並且定制獨屬於自己的海浪和海洋生物,尖端數字技術與AI互動藝術手段巧妙融合,打破了陸地與時空的界限;而在性格情緒色彩測試的機器上,感知AI為觀眾創作的如海浪輕撫沙灘的曲調……在虛擬世界裏實現了人類與情緒的共舞。
當大唐不夜城滿街遊走著漢服佳麗,當長安十二時辰裏擠滿了等待漢服粧造的遊客,陜文投雲創科技公司已經通過AI技術,創造了一款互動式的漢服粧造體驗遊戲,用數字技術滿足更多遊客可攜式選擇、享受優質粧造的服務,生成的照片與場景和真實場景無縫銜接,毫無違和感,掃碼付款之後便能獲得一張高清漢服照留念。這樣一座體驗設備剛剛在長安十二時辰景區落地,立刻成為許多遊客的新寵。陜文投雲創科技綜合辦公室主任閆靖靖表示,“這樣貼心的數字服務,能在幾秒內完成一套漢服粧造,可以為沒有更多時間體驗漢服的遊客留個紀念。”
在陜西文化大廈數字展廳,陜文投雲創科技産品總監黃徽川演示了懂得三國語言的“遊陜西”智慧客服小姐姐的智慧伴遊服務。掃碼之後,穿著漢服、造型憨態可掬的AI客服小姐姐便會出現在手機裏,她會全程陪伴左右並隨時提供遊玩攻略。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24年)》,在AI+垂直行業應用成熟度矩陣分析中,文旅産業AI貢獻度位居服務業前列,AI應用的時空維度不斷拓展,從文化基因解碼到智慧內容生産,都産出了顛覆傳統文旅生態場景的“爆款”産品,打破遊客的常規體驗,刺激産生新的經濟消費增長點。
新技術構建的造夢空間遠不止此,還被應用在給世人留下太多神秘色彩的秦始皇陵。據介紹,匯聚國內外頂級專家和世界頂級科技團隊的《塵封的帝國-秦始皇陵》XR大空間沉浸式體驗項目,採用VR、數字空間再造、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以震撼的視覺呈現,用約45分鐘時間全景式、互動式展示秦始皇陵神秘的“地下王國”。
AI打造的新點子成為“金點子”
如果説關於文旅新場景的造夢空間是從遊客角度完成了新的場景創造與革新,那麼AI技術應用滲透文旅産業全鏈條,便是推動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新趨勢。
在運營管理層面,西安文旅産業通過AI技術,打造出了眾多新點子,獲得了國家級相關部門的榮譽及支持。比如支撐智慧決策系統,顯著提升了服務響應效能;而以大模型為代表的通用智慧範式憑藉“大模型+大算力+大數據”實現通用智慧,通過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對海量用戶數據進行深度挖掘,精準描繪遊客畫像並預判市場需求,這一過程不僅實現了精準行銷,還極大地優化了日常管理流程,顯著提升了運營效率。
今年2月18日,國家數據局發佈第二批“重點聯繫示範場景”清單,共有20個數據應用場景入選,覆蓋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低空經濟、智慧文旅等多個領域,其中,由陜西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西安市數據局聯合牽頭,雲創科技參與建設的“西安市智慧旅遊産品推薦實現景區‘以熱帶冷’”項目成功入選,標誌著西安市在智慧旅遊領域的創新實踐再次獲得國家認可。
此外,陜西文旅數據底座和AI文旅垂直大模型應用平臺,通過與國內頭部科技公司深化合作,推出智慧客服、數字人導覽、旅拍換裝等多項AI創新應用産品,AI伴遊、視頻生成等産品在持續研發測試中。
記者在陜西文化大廈數字展廳內看到,全省各方向的文旅數據模組整齊地出現在展示大屏上,一覽無余、清晰可辨。
閆靖靖告訴記者,“等這個數據底座投産後,對文旅行業最大的幫助是可以實時進行景區分流,將爆滿景區的遊客推薦到‘冷門’但值得一去的景區,避免給遊客産生‘擁擠’等負面體驗。” ( 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