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連翹苗,孕育新希望。3月份以來,黃龍縣界頭廟鎮各村積極響應春季農業生産號召,紛紛組織開展連翹管理培訓及連翹修剪、補植等生産活動,一幅充滿希望與活力的畫卷在這片土地上徐徐展開。
在界頭廟鎮高梁村的連翹撫育現場,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簾。移栽補栽連翹樹的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連翹樹苗被精心栽種,它們就像新生的希望,紮根在這片土地上。與此同時,生態管護步道的建設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這些步道如同綠色的脈絡,穿梭于山林之間,不僅便於今後的管護工作,更為這片山林增添了幾分詩意與畫意。
“我們高梁村有著得天獨厚的野生連翹資源,這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我們發展經濟的寶貴財富。”高梁村第一書記張飛的話語中透露出對家鄉的熱愛與自豪。自2024年3月下旬以來,高梁村村委會帶領村民們依託這一資源優勢,建成了2700畝的野生連翹撫育示範區,並於今年春季又啟動了3000畝的撫育示範區建設,還劃定了5000畝儲備撫育區,力求將可撫育面積擴展至1萬畝。
這一系列舉措的實施,不僅包括了大規模的移栽補栽、生態管護步道的修建,還涵蓋了清除雜草、修剪樹枝、設立圍網、安裝監控及設置宣傳警示牌等細緻的保護措施,旨在全方位提升連翹的生長環境與品質。此外,高梁村在連翹樹下試驗性套種蒼術、黃精等中藥材,這一創新之舉不僅充分利用了林下空間,還探索出了一條生態複合種植的新路,為增加農民收入提供了更多可能。截至目前,高梁村連翹撫育示範區已累計用工2500人次,支付勞務費用50余萬元,實實在在地為群眾提供了就業機會,增加了他們的務工收入。
村民胡關軍自去年就開始參與連翹撫育工作,他用簡單樸實的話道出了連翹撫育項目帶給村民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每天能掙180塊,一個春季下來就能掙六七千元,我們這些年紀大的人在外打工也沒人要,能在家門口找到這樣的工作,真的很滿意。”
在“誰管護,誰受益”的原則指導下,高梁村形成了集體與村民共贏的良好局面。村集體通過組織管理和初步加工環節獲得收益,而村民們則通過參與撫育、采收及分紅等方式分享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這種模式不僅激發了村民的積極性,也促進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保護與利用,讓連翹真正成為帶動集體增收、村民致富的“幸福花”。
界頭廟鎮的其他村落,如相裏村,也在積極響應這一綠色發展戰略,逐年逐步對轄區內山地野生連翹進行全面而細緻的管護。相裏村第一書記高強介紹説:“為了促進集體經濟發展,我們從去年開始就著手對野生連翹進行科學撫育,包括減伐、修建魚鱗坑和生産道路等措施,既提高了連翹的生長品質,也極大地提升了採摘效率。”這些努力不僅優化了連翹的生長環境,還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增收渠道。
村民對野生連翹進行管護
近年來,界頭廟鎮緊跟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步伐,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致力於構建生態産業化、産業生態化的綠色發展新模式。通過大力推進“中藥材小鎮”的建設,該鎮不僅有效保護了珍貴的野生連翹資源,也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據界頭廟鎮組織委員李峰介紹,2024年,界頭廟鎮已在高梁村成功建成2700畝連翹野生撫育示範區,並有范家卓子連翹加工廠順利投入運營。未來,界頭廟鎮將繼續擴大戰果,計劃新增6000余畝高標準連翹野生撫育示範基地,同時積極探索林下經濟與複合種植模式,進一步延伸産業鏈條,讓中藥材産業成為推動群眾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圖/文 胡黃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