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寶”點亮“暖心燈”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4-09 14:35:42

  在榆林市子洲縣城關鎮的街巷裏,總能看到一個背著鼓鼓囊囊工具包的身影匆匆穿行。國網子洲縣供電公司城關供電所臺區經理景明明,用二十年光陰丈量著11個臺區、1700余戶居民的用電需求,將“認真、精準、暖心”的職業信念化作一盞盞“暖心燈”。

  “安全無小事“  一顆螺絲釘裏的工匠精神

  “每次開始工作後,他就像變了個人,連呼吸都放輕了,擰螺絲時眼裏只有那一顆螺絲。”同事這樣描述工作中的景明明。面對這樣的評價,這位皮膚黝黑的電力工人憨厚一笑:“安全作業來不得半點馬虎。”

  每天清晨,景明明總會提前半小時到崗。他用粗糙的手指仔細撫每一件工具,像老中醫“望聞問切”般檢查絕緣手套是否有磨損,試電筆是否靈敏,就連安全帽的繫帶都要反復調試鬆緊。這種近乎苛刻的認真,源自他二十年零事故的職業堅守。

  在帶電作業現場,他像外科醫生般精準:絕緣手套要“三檢查”——看外觀、試氣密、測耐壓;登桿作業要“五確認”——確認腳扣穩固、安全帶係牢、工具綁扎、桿基穩固、天氣允許。2024年夏天的一次搶修中,他發現徒弟小劉的安全帶掛鉤有輕微變形,當即叫停作業更換裝備。“師傅的眼睛比檢測儀還毒。”小劉佩服地説。

  “電網活檔案” 二十年練就的精準記憶

  2023年10月的一個暴雨夜裏,燒烤店老闆老馬打來電話:“景師傅,我們這邊停電了,冰櫃裏的肉都要壞了!”電話這頭,景明明腦海中立即浮現出城關鎮電網的三維地圖:“老馬別急,應該是中心廣場1-1環網櫃的問題。”

  在能見度不足五米的暴雨中,當其他搶修人員還在排查故障點時,景明明已經直奔目標。果然,這個2015年改造的環網櫃西側電纜接頭處出現了接地故障。這份精準的判斷力,來自他二十年如一日的用心積累。

  翻開景明明的工作筆記,泛黃的紙頁上密密麻麻記錄著:2022年5月25日蔡家坪臺區更換100千伏安變壓器,2023年7月18日暴雨後加固115城關I線29號電桿,122峨峁II線林業局支線1號桿至4號桿之間樹木生長過快,需要及時修剪……這些細節構成了他腦海中的“電網活檔案”。

“三件寶”點亮“暖心燈”_fororder_圖片1

景明明檢查客戶電錶

  “景師傅的記性比電腦還準。”同事們都這麼説。2024年冬天一次搶修中,他僅憑記憶就指出了埋在地下多年的電纜走向,讓在場的年輕員工驚嘆不已。而這“超能力”的背後,是他每天雷打不動的習慣,無論多晚下班,都要把當天的線路變更情況詳細記錄在那本已經翻爛的筆記本上。

  “把客戶當親人”  用真心點亮萬家燈火

  “去年三伏天,景師傅在烈日下舉著手機解釋了一個多小時充電樁政策。”徒弟小劉回憶道。景明明卻笑道:“將心比心嘛,誰家還沒個著急的時候?”

  走進景明明的工具間,墻上貼著幾張泛黃的照片——那是他幫扶了十幾年的獨居老人王奶奶去年親手寫的感謝信。他的工具包裏永遠備著三樣“特殊裝備”:一副老花鏡、一包水果糖和幾本用電安全漫畫。老花鏡是為看不清電錶的老人準備的,水果糖是哄哭鬧孩子的“法寶”,漫畫書則是他自費印製的安全用電宣傳冊。

“三件寶”點亮“暖心燈”_fororder_圖片2

景明明指導客戶使用”網上國網”APP

  翻開他的工作日誌,35戶用紅筆標注的“空巢老人”信息格外醒目:雙湖街3號的王奶奶每月10日要代繳電費,朝陽小區二單元的李大爺每週三要檢查漏電保護器……這些細節他都記得清清楚楚。今年春節,他收到了87條拜年短信,最讓他感動的是已搬去省城的張阿姨發來的:“景師傅,新家很好,就是想念您幫忙修電時的嘮叨。”

  “電話不挂我不挂”是他的服務信條,正是這份將心比心的真誠,讓1700多戶居民把他當成了自家人。如今在城關鎮,“有困難找景師傅”已成為居民的口頭禪。(文/圖 李喬梓 劉芳芳)

編輯:吳明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