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榆林市橫山區全力推動農業全程全面機械化,持續推進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為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注入強勁動能。目前,全區各類農業機械擁有量9.4萬台(件),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37.6萬千瓦,主要農作物機械化水準達72.35%,農業生産效率實現顯著提升。
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候,在橫山區無定河流域波羅鎮樊河村的高標準農田裏,大型農機來回穿梭,忙碌不停。
“以前種稻子全靠人工,又累又慢,現在有了機器,一上午就能把以前半個月的工作幹完,翻過的土地透氣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強,省時省力,幹出來的活比人工又好,我們種植水稻的産量和收成自然也就提高了。”橫山區波羅鎮水稻種植戶樊先生説。
目前,橫山無定河流域的萬畝稻田耕、種、管、收、藏全程都用上了機械,種地變得高效又省力。2024年,橫山全區水稻總産量達2.5萬噸,産值超過1億元。
在推進農業機械化過程中,橫山區注重引進和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在橫山區南部的丘陵山區,地勢高低不平,一直是農業機械化的“老大難”。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橫山區多措並舉,持續推進丘陵高標準農田建設,改善耕地條件,方便機械化作業,同時有針對性地引進適用農機,2025年一開春,全區新增43台拖拉機,其中90%都應用於南部丘陵山區,丘陵山區機械化率持續提高,現在,橫山全區已經有1600多臺拖拉機,農機隊伍越來越壯大,為農業生産注入強勁動力。
橫山區還不斷加強丘陵山區農業生産社會化服務引導、示範,調動農民農業機械化積極性。從4月份開始,橫山區農業機械推廣服務中心的技術員就沒閒著,他們跑遍鄉村集鎮、跑到田間地頭,宣傳安全生産、解決技術難題、送去補貼政策,鼓勵農戶多用農機、用好農機,讓現代化種地的方式在山裏也紮下根。
為提高農民對農業機械化的認識和應用能力,橫山區還不定期召開農機技術培訓會,免費為農民提供農業機械培訓。同時,其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專業合作組織、涉農企業、規模農機大戶等為建設主體,開展“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新型服務主體培育,不斷提高農機生産服務的組織化、專業化、規模化水準。目前,橫山主要農作物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達72%以上。
“我們將持續完善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不僅要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準,而且要推動農業機械裝備向高端化、智慧化更新迭代,助力橫山區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大的動力。”橫山區農業機械推廣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文 吳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