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橫山:“稻漁共生”繪就生態富民新畫卷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5-23 17:34:06

  眼下,在榆林市橫山區無定河畔,五萬畝水稻田插秧正忙。該區通過“稻漁共生”生態種養模式,讓這片曾經的撂荒地不僅重現“塞上江南”盛景,更蹚出一條“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綠色致富路。

榆林橫山:“稻漁共生”繪就生態富民新畫卷_fororder_圖片1

橫山區無定河畔萬畝水稻種植基地

  在橫山區城關街道吳家溝村的千畝集中連片水稻種植基地,一幅生機勃勃的農忙畫卷徐徐展開。田間地頭,運秧、插秧的農民們忙碌不停,縱橫交錯的稻田裏水光瀲艷、波光粼粼,盡顯大地生機。

榆林橫山:“稻漁共生”繪就生態富民新畫卷_fororder_圖片2

集中連片水稻種植基地插秧正忙

  插秧現場,插秧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大顯身手。不一會兒,一株株嫩綠的秧苗從插秧機苗盤上滑落,穩穩地“站立”在水田裏,原本光禿禿的水田很快披上了“綠裝”。橫山區城關街道吳家溝經濟合作社監事長張曉東介紹:“今年我們合作社一共種1100畝水稻,現在插秧已經進行了七天,大概插了600畝左右,估計再有7天就全部插完了。”

榆林橫山:“稻漁共生”繪就生態富民新畫卷_fororder_圖片3

城關街道吳家溝村的千畝集中連片水稻種植基地正在插秧

  吳家溝村在推動水稻種植發展的過程中,積極探索創新,採取統一品種、統一育苗、統一種植、統一加工、統一銷售的經營模式,進一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實現“抱團”增收。

榆林橫山:“稻漁共生”繪就生態富民新畫卷_fororder_圖片4

橫山區城關街道吳家溝村水稻育苗基地

  為進一步提升水稻産業競爭力,橫山區積極培育品牌,拓展市場。同時,大力鼓勵發展稻田綜合種養模式,如稻蟹共生、稻魚共養等,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目標,提高土地綜合效益。

  張曉東介紹:“我上面有300畝魚池,池子裏大概有一萬多斤魚,螃蟹養了300畝左右。利用國家推行的稻魚綜合養殖項目,可以進一步增加農民的收入。”

榆林橫山:“稻漁共生”繪就生態富民新畫卷_fororder_圖片5

村民正在插秧作業

  近日,橫山區“稻漁綜合種養綠色循環模式”入選全國典型案例。該模式通過“穩糧保漁、提質增效”的實踐,有效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提升土地綜合利用率,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提供了寶貴的“橫山經驗”。

榆林橫山:“稻漁共生”繪就生態富民新畫卷_fororder_圖片6

塞外橫山呈現出一派江南水鄉氣象

  從“試水”到“深耕”,從“單打獨鬥”到“輻射帶動”,吳家溝村的水稻産業升級之路,正是橫山區推進“橫山經驗”的生動實踐。未來,橫山區將繼續探索創新,讓“稻漁共生”的生態富民之路越走越寬,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文/圖 陳宇 魯瑞 趙迪 李明霞)

編輯:吳明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