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楊淩良科 上合青年“零距離”觸摸“種子芯”力量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6-12 22:48:26

  6月12日,來自巴基斯坦、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印度、伊朗等多個上合組織國家的16名青年代表探訪走進陜西楊淩良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楊淩良科”),探索中國高産小麥與抗逆玉米蘊藏的密碼,沉浸式感受“一粒種子”的科技“芯”力。

探秘楊淩良科 上合青年“零距離”觸摸“種子芯”力量_fororder_圖片10

良科種業産品展示

  踏入陜西楊淩良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廳,玉米和小麥種子分別裝滿了六個大缸,這些金黃的種子讓上合組織國家的青年們好奇不已。

  楊淩良科綜合部工作人員馮嚴介紹,近年來企業在現代農業發展、種業科技創新領域中取得較大的成功,分別培育出從東華北到黃淮海,從大西南到大西北的 “良玉”“良科”系列玉米與小麥新品種。

  馮嚴現場還介紹了“西農926”小麥品種:“這個品種今年在河南測試,能夠達到畝産1500斤,在關中地區也能夠達到畝産1300-1400斤,這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品種。”

探秘楊淩良科 上合青年“零距離”觸摸“種子芯”力量_fororder_圖片11

上合組織國家青年參觀小麥種子“西農926”

  除了“西農926”代表品種外,楊淩良科還用六年的時間通過國家和陜西省審(認)定了9個玉米新品種(良科1008、良科1918、良科2026、良科2128、良玉369、良科2028等);2024年,通過國家和河南省、陜西省審定了3個新品種(良科6號、良科5號、良科218);2025年,良玉707、新良969等優良新品種參加東華北、黃淮海的國家區域試驗。

  來自巴基斯坦的麗心在參觀完後説:“這裡旱種作物的先進經驗很適合巴基斯坦的大部分地區,這些經驗與科技能夠帶到我的國家,有助於農業發展。”

  參觀完多樣化的種子,上合組織國家青年還走到1427畝良科千畝智慧農業示範基地,實地觀察玉米長勢。“小麥和玉米的播種到收穫都是機械化完成,灌溉通過水肥一體化,鋪滴灌帶也能實現機械化,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良科種業的老員工劉新江指著實驗田説。

探秘楊淩良科 上合青年“零距離”觸摸“種子芯”力量_fororder_圖片13

良科千畝智慧農業示範基地裏春播玉米

  目前,良科種業一直推進農業生産全程機械化,促進農機與農藝融合;加快農業數字化發展,推動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與農業深度融合,為實現良種、良田、良法、良機、良技全面融合的現代化農業做好引領和示範。“我們一直致力於做小麥玉米種子的培育,為中國農業技術和發展模式走出國門做出貢獻。”劉新江説。

  哈薩克斯坦阿雅娜説:“這裡大片的農田都是自動化,包括一些設施都不需要人的參與。另外,這裡小麥和玉米種子的多樣令我感到驚訝,在這裡看到種子蘊藏的科技力量,讓我感受到它們被推廣到更多國家的潛力。”(文/圖 龍欣妍)

編輯:吳明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