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至15日,在靖邊縣政府綜合文化廣場,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展示活動暨第三屆“非遺購物節”在此舉行。千余名市民沉浸式體驗非遺魅力,參與互動體驗,見證老手藝在新時代的“破圈”之旅。
活動現場劃分為宣傳區、互動區、展示區三個區。宣傳區通過設立宣傳臺,擺放展板,循環播放宣傳語,發放《非遺保護法》《群眾文化保護法》等宣傳資料以及紙杯、毛巾、手提袋、小凳子等實用的宣傳品,吸引過往市民駐足了解。大家一邊翻閱資料,一邊向工作人員詢問關於非遺保護的問題,現場氛圍熱烈而和諧,大家在交流中對非遺保護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市民參觀了解陶藝産品和知識
互動區則是歡樂的海洋,非遺項目“靖邊跑驢”和靖邊婚俗展演引得觀眾陣陣喝彩。現場還邀請群眾參與互動,一位參與“靖邊跑驢”互動的市民笑著説:“以前都是在電視上看,今天自己親身體驗,才知道這跑驢表演這麼有意思,感覺一下子就和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親近了。”靖邊婚俗展演則讓大家領略了傳統婚俗的莊重與熱鬧,讓現場觀眾沉浸在傳統婚慶氛圍之中。
非遺項目“靖邊跑驢”展演
展示區“非遺集市體驗區”兩側小舞臺上,説書藝人繪聲繪色地編排説唱著古韻新風,陜北民歌手用嘹亮的嗓音唱出了家鄉人民的熱情豪放。柳編、剪紙、泥塑、面塑、刺繡、皮影等手工類非遺項目不僅展示了精湛的技藝,還邀請市民現場互動體驗。市民李女士在剪紙展臺前,跟著剪紙藝人學起了剪紙,不一會兒,一張簡單的剪紙作品就在她手中誕生。
陜北説書表演
飲食類非遺項目同樣人氣爆棚。剁蕎面、羊雜碎、老八碗、豬排骨、油饃饃、燉羊肉、爐饃麻花、陜北米酒等特色美食一字排開,每個攤位前都準備了一次性餐具,方便市民品嘗購買。市民張先生一邊品嘗豬排骨,一邊豎起大拇指:“這味道太正宗了,平時都很難吃到這麼地道的家鄉味,今天可真是大飽口福。”
市民品嘗特色美食
“此次‘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展示活動主打的就是接地氣,我們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讓靖邊非遺真正融入群眾生活。”靖邊縣公共文化服務中心主任劉昊表示,“從非遺技藝體驗到傳統美食品嘗,從文創産品售賣到現場傳播互動,我們希望打破非遺與大眾之間的隔閡,讓老手藝既‘看得見、摸得著’,又‘帶得走、傳得開’。”(文/圖 白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