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楊淩看示範|洛川蘋果試驗站以創新為引打造增收致富“金果子”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6-27 17:13:57

  6月26日,2025年“走出楊淩看示範”採訪團走進陜西省洛川蘋果試驗站,親眼見證了科技賦能下的現代化果園,正煥發著一股強勁脈動。

走出楊淩看示範|洛川蘋果試驗站以創新為引打造增收致富“金果子”_fororder_圖片1

洛川蘋果試驗站

  在洛川縣交口河鎮北安善村果農李育宏新建的六畝秦脆果園裏,密植排列的蘋果樹整齊劃一。自2016年起,李育宏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二級教授馬鋒旺的引領下,在試驗站不斷鑽研蘋果産業的生産理念和種植模式,完成了從“務工人”到“種植能手”的華麗變身。他總結出的“精細化管理、精細化修剪、精準施肥、精準用藥”的“四精”管護模式,成為當地果園管理的寶貴經驗。現如今,他不僅管理著自家果園,還託管了200多畝果園。

走出楊淩看示範|洛川蘋果試驗站以創新為引打造增收致富“金果子”_fororder_圖片2

果農崔衛東在果園查看秦脆蘋果生長情況

  同樣,洛川縣石頭鎮背固村的果農崔衛東憑藉賣蘋果成了“網紅”,成為蘋果産業發展的受益者。五年前,崔衛東在試驗站參觀學習後,果斷淘汰老舊品種,改種“秦脆”品種,次年五畝“秦脆”套袋8000個,收入4萬元。目前,崔衛東的秦脆蘋果80%通過網銷渠道走向全國。

  在洛川,像李育宏、崔衛東這樣通過學習先進種管理念與技術實現增收致富的果農不在少數。而“洛川蘋果”這塊金字招牌,在新品種的加持下,不僅富了果農,也讓企業嘗到了甜頭。洛川科盛農業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公司以技術託管服務為抓手,與專家團隊合作,為果農提供技術支持,實現了企業與果農的雙贏。

  這一切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延安市政府共建的洛川蘋果試驗站。自2012年建站以來,試驗站聚焦蘋果産業核心難題,開展科研攻關、技術培訓與示範推廣,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為蘋果産業升級注入強勁動能。其共培育13個自主知識産權蘋果新品種,全國推廣面積超40萬畝;採用大苗矮化密植栽培技術,實現果樹“第二年見果,第三年豐産”;結合抗寒品種培育,將蘋果種植區域向北拓展超200公里……

走出楊淩看示範|洛川蘋果試驗站以創新為引打造增收致富“金果子”_fororder_圖片3

馬鋒旺(左一)介紹試驗站新品種選育情況

  馬鋒旺介紹,在農業新技術與新品種推廣中,示範引領作用至關重要。試驗站每年接待大量參觀者,大家實地考察品種表現與種植成效,這既是對試驗站工作的認可,也寄託著對蘋果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殷切期望。

走出楊淩看示範|洛川蘋果試驗站以創新為引打造增收致富“金果子”_fororder_圖片4

試驗站展出的部分蘋果新品種

  如今,馬鋒旺又有了新的規劃,他認為可以依據不同縣域自然條件,因地制宜採用差異化栽培模式並推廣適宜品種。由此總結出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主體、新裝備的“五新”發展理念在黃陵蘋果示範基地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效果。“通過基地示範帶動,黃陵縣共升級改造果園面積達5.6萬餘畝,其中‘秦脆’品種佔一半以上。”馬鋒旺表示。

  從果農田間地頭的智慧實踐,到試驗站持之以恒的創新攻堅,再到“五新”理念形成的區域聯動效應,洛川蘋果産業的崛起之路清晰可見。洛川蘋果産業的成功,是科技賦能農業、創新引領發展的生動寫照。通過試驗站的示範帶動,洛川蘋果産業走出了一條創新發展之路,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全國蘋果産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文/圖 陳楠)

編輯:吳明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