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根“慢閃街區”的寵物零食店。
在快節奏消費主導的城市商業生態中,一種“慢”的零售形態正悄然在西安多個核心商圈嶄露頭角。它不像快閃店那樣“來去匆匆”,也不同於傳統門店的長期經營,而是以“一至六個月的駐留期”為特色,強調場景感、互動性和品牌展示力——這就是正在興起的“慢閃店”。
記者近日走訪西安老城根Gpark、星悅MALL、未央國際等商圈發現,多個城市街區和商場中庭出現了“慢閃街區”和“慢閃店”。“慢閃店”的出現,正在重新定義城市空間與商業場景之間的關係。
“慢閃店”構建城市“短暫生活場景”
7月27日傍晚,西安老城根Gpark下沉廣場的“城市慢閃馬路街區”吸引了大量年輕消費者。銀色裝飾與藍色地板烘托出夏日氛圍,六七家慢閃攤位環繞成圈,形成一個流動的“慢閃街區”。
擁有500萬粉絲的體育明星服裝品牌LUCKYGLOW“慢閃店”也設在街區裏。店員介紹,品牌此前以線上銷售為主,這次入駐線下“慢閃”,主要用於品牌曝光與粉絲互動。店員表示,“慢閃店”更注重輕資産的“品牌展示”和互動。
記者看到,“慢閃”街區的“慢閃店”涵蓋了吃、喝、玩、樂等項目。
據了解,繼“快閃店”之後,2024年,“慢閃店”逐漸成為主流商業趨勢,在購物中心的中庭、連廊,甚至步行街區中廣泛出現。近兩年,“慢閃店”憑藉時間更充裕、體驗更沉浸的優勢,吸引許多商家試水。
“慢閃”激發新式消費社交
在“慢閃”街區之外,越來越多品牌開始嘗試以“慢閃”模式探索新客群。
在老城根的“城市慢閃馬路街區”,有一家售賣寵物手工零食的“慢閃店”,品牌名為“趣你島”。該品牌有自己的工作室,也在其他賣場擁有店舖。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選擇“慢閃”,是因為這種模式不需要房租,僅按銷售額提成,經營壓力小、靈活性高。
“尤其是晚上,來遛狗的多,有時候他們就順路買點,也能聊聊寵物養護經驗。”負責人表示,除了做品牌展示,也希望打造一種能和養寵人群面對面交流的模式。
記者看到,“趣你島”攤位前確實聚集著一些帶寵物的顧客。相較于普通“快閃”只追求流量,這類“慢閃”更注重社群的建立和信任的積累。
在鐘樓商圈,更名為“星悅MALL”的民生騾馬市購物中心,一層的GIGI FOX CAFE則將“慢閃”概念與動漫IP結合,打造沉浸式二次元主題咖啡空間。記者看到,店內佈置風格鮮明,菜單也設計了與動漫聯動的限定餐品。據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店每三個月更換一次主題,確保體驗常新。
低成本試錯,高頻率互動
與“快閃”相比,“慢閃”最大的差異體現在“時間”和“內容”的雙重延展。“快閃”通常僅持續幾天,以話題製造和流量轉化為主;而“慢閃”則以一至六個月為週期,更注重用戶體驗、品牌認知與社群經營。
“我們用可移動的軟裝和可重復利用的道具,今天在老城根,明天就能搬去另一個商場。”一位運營負責人告訴記者,“慢閃”的“輕裝上線”使其非常適合初創品牌進行低成本試水。
在未央區的未央國際商場,意式冰淇淋品牌Ancora Gelato也以“慢閃”模式出現,吸引大量消費者,營業額可觀。工作人員表示,該店計劃經營至11月底,“‘慢閃’給了我們充分時間,既能做內容傳播,又能通過真實消費反饋完善産品線。”
“過去很多公共區域是閒置的,現在通過‘慢閃’填充,不僅帶來了人流,也提升了區域活力。”某商圈運營方表示,通過統一視覺設計、週期更新的“慢閃街區”,商圈實現了引流常態化。
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慢閃打卡”逐漸成為熱門內容。從咖啡館到寵物攤,從甜品屋到獨立設計品牌,年輕人樂於分享、打卡、互動,這也使得“慢閃”在社交媒體中具備了天然傳播力。
專家:空間與信任的重構實驗
“‘慢閃’本質上是一種‘以時間換空間’的城市商業創新方式。”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曉勇指出,它代表著新消費時代下對傳統門店邏輯的挑戰與補充。“過去人們認為‘開得久’的店更可靠,但現在,年輕一代更在乎體驗感、互動性和社群連接。”他説,“慢閃”打破了空間剛性和租賃壁壘,同時契合了消費者追求靈活、社交、沉浸的消費心理。
王曉勇提醒,“慢閃”雖受歡迎,但若缺乏産品品質與持續運營能力,仍難以建立長期信任鏈。“‘慢閃’不是靠噱頭一炮而紅的捷徑,而是品牌和用戶之間建立信任關係的實驗場。”
文/圖 三秦都市報記者 朱娜娜 實習生 王宇恒 孫玉婷 楊禮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