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從空中俯瞰,榆林市府谷縣府谷鎮郝家寨村2000余畝棗園掩映下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水泥路面乾淨整潔,街道兩旁綠樹成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近年來,郝家寨村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通過“風貌改造、文化植入、産業配套”三管齊下的綜合治理,成功實現從“空心村”到省級“千萬工程”示範村的華麗蛻變,年旅遊人數超5萬人次,村民收入顯著提升。
郝家寨村綠樹成蔭
郝家寨村位於府谷縣城以南20公里的黃河岸邊,依山傍水,環境優美。昔日這裡曾面臨人口外流的“空心化”難題,近年來,該村在“千萬工程”政策引領下,以打造鄉村旅遊重點村為目標,全力推進風貌改造。“現在家門口就是‘小江南’,空氣好、設施齊全、收入也高,生活得很幸福。”村民郝彥彪在談起變化時,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文化植入是郝家寨村振興的關鍵一環。該村依託紅色文化資源,建成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府谷縣紅色文化博物館,一到假期,遊客絡繹不絕,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接受教育。此外,王家洼革命舊址、折氏文化展覽館等景點,結合田園農業採摘園、民俗文化體驗區和戶外運動區等新業態,為遊客提供了多元化體驗,形成農文旅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郝家寨村
産業配套則支撐了村莊的持續發展。郝家寨村緊抓“一縣一業、一村一品”政策機遇,盤活土地資源,佈局特色産業群。目前,村內已種植中藥材200畝、經濟林100畝,建成白絨山羊種羊養殖場、天鵝湖農場、3畝魚塘、紅棗加工廠及700兆瓦光伏發電站等項目。配套棗林遊樂場、高空滑索和民俗村等設施,每年創造旅遊收入150余萬元。村集體由此增收60萬元,帶動村民共享紅利。
“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強化交通、文化、娛樂、服務等核心功能,進一步做強特色産業,做優人居環境,讓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圖景更富質感、更有活力。”郝家寨村黨支部書記郝廣安説。(文/圖 張佔林 馬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