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兩部作品榮獲第七屆“一帶一路”百國印記短視頻大賽大獎 國際傳播展現中國鄉村振興魅力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9-19 16:27:25

  9月18日,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主辦的第七屆“一帶一路”百國印記短視頻大賽獲獎名單正式揭曉,由渭南市委宣傳部、大荔縣委宣傳部聯合國際在線創作的作品《中亞“農藝俠客”渭南秘籍探尋記》《村裏來了個洋親戚——國際觀察員“Tan”大荔》分別獲評“智匯發展獎”“文化橋梁獎”。

渭南兩部作品榮獲第七屆“一帶一路”百國印記短視頻大賽大獎 國際傳播展現中國鄉村振興魅力_fororder_圖片1

部分獲獎作品結果展示

  本屆大賽以“全球總賽區+海外分賽區”雙輪驅動,面向“一帶一路”共建夥伴廣發邀約。自今年4月啟動以來,吸引了全球1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創作者投稿近2000部佳作,用鏡頭記錄合作共贏與時代變遷。大賽作品全球播放量累計突破17億,其中海外播放量達2億。今年,大賽首次在全球總賽區設立企業、城市、高校、特別競賽四大賽道,多元敘事交織呈現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的生動圖景。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渭南以生動鮮活的影像,展現中國鄉村的新時代風貌,讓世界聽見渭南聲音,讓世界看見渭南精彩。

渭南兩部作品榮獲第七屆“一帶一路”百國印記短視頻大賽大獎 國際傳播展現中國鄉村振興魅力_fororder_圖片2

《村裏來了個洋親戚——國際觀察員“Tan”大荔》劇照  攝影 吳明玲

  其中,《村裏來了個洋親戚——國際觀察員Tan大荔》邀請來自土庫曼斯坦、阿爾及利亞的洋主播擔任國際觀察員,以第一視角沉浸式打卡大荔鄉村,尋訪非遺文化,用“外眼”發現並展示大荔的鄉村之變。作品以真實可感的敘事風格和豐富多元的文化內涵,與海外受眾形成共鳴。截至目前,法語視頻播放量達11萬,英語視頻播放量達11.8萬,俄語視頻播放量達1.1萬,海內外曝光量突破1080萬,並獲多國外交官點讚轉發。

渭南兩部作品榮獲第七屆“一帶一路”百國印記短視頻大賽大獎 國際傳播展現中國鄉村振興魅力_fororder_圖片3

哈薩克斯坦新聞網推廣《中亞“農藝俠客”渭南秘籍探尋記》視頻

  同時,《中亞“農藝俠客”渭南秘籍探尋記》以中俄英多語種字幕呈現,邀請來自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的留學生走進臨渭區、富平縣、白水縣等地,在田野間觸摸理想鄉村的輪廓,在智慧農場裏感知畜牧科技的未來,近距離體驗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脈動。專題片不僅展現了渭南作為“中國農業樣板”的現實圖景,還回應了中亞國家青年對農業科技與鄉村振興的強烈關注。作品依託國際在線的傳播矩陣,採用多版本同步推送模式,在海外社交平臺及50余家權威媒體平臺廣泛傳播,包括哈薩克斯坦新聞網、中亞時報、莫斯科電視臺、俄羅斯日報等主流媒體。截至目前,全網總流量突破5800萬次,實現了多層次、多語種、多渠道的立體化傳播,有效推動了“中國農業故事”的國際化表達與跨文化共鳴。

渭南兩部作品榮獲第七屆“一帶一路”百國印記短視頻大賽大獎 國際傳播展現中國鄉村振興魅力_fororder_圖片4

《中亞“農藝俠客”渭南秘籍探尋記》劇照 攝影 吳明玲

  近年來,渭南市堅持以內容為根、平臺為橋、融合為要,高品質運營“世界你好,我是渭南”全球多語種對外傳播平臺和“This is Weinan”海外社交平臺賬號,通過策劃特色旅遊、非遺文化、地方美食等主題,不斷推出具有地域特色和國際視野的精品內容。同時,其積極聯動全國海外社交賬號矩陣,打通國內外傳播鏈路,實現內容在海外社交媒體、國際主流媒體和跨國受眾社群的多點開花,形成了線上線下互促、內外聯動共振的傳播格局。

  從黃河文化到農耕智慧,從非遺技藝到鄉村振興,如今的渭南正以一個個鮮活的細節讓海外受眾觸摸到中國發展的脈動與溫度。通過影像、紀錄片、短視頻等多樣化手段,渭南不僅讓世界“看見中國”,更在溝通、理解與共鳴中,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與廣闊前景。(文 吳明玲 任振東 張倍寧)

編輯:張雨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