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 不止于“行”
來源:人民網  |  2025-09-19 09:32:36

  在秦嶺深處的隧道群中,車輛實時位置、車型、車速等關鍵數據毫秒級回傳至指揮中心;隧道內機電、消防等設備運行狀態實時可視、可控;突發事件一旦發生,系統自動定位、精準研判、智慧推送應急方案,並全程跟蹤事態發展——這是陜西交控集團在交通運輸部“交通強國”試點項目中,依託數字孿生技術打造的隧道群安全防控體系的一個縮影。

  作為西部隧道大省,陜西高速公路隧道數量眾多、地形複雜。陜西交控集團以秦嶺隧道群為試點,聚焦隧道交通事故演化規律、安全運營影響因素等關鍵問題,構建起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隧道安全運營防控體系,為全國山區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提供了“陜西方案”。

  “我們深度融合數字孿生、北斗定位、空天地一體化感知等技術,實現了交通流動態跟蹤、風險主動預警、結構病害識別及周邊環境安全事件的高效處置。”陜西高速星展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長江表示,目前該系統已成功應用於山西隧道群,標誌著陜西智慧交通科技成果實現跨省複製推廣。

智慧交通 不止于“行”

  陜西省智慧交通産業中試基地的産品展示區。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作為陜西省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投融資、建設、運營管理單位,“十四五”以來,陜西交控集團重點推進智慧建造、智慧運營、智慧服務、智慧裝備技術建設4類技術攻關,通過科技創新,讓道路煥發“智慧新生”。

  在陜西省智慧交通産業中試基地,智慧安全帽、智慧錐桶等新一代交通裝備集中亮相。這些設備集成攝像頭、語音通話、定位感知等功能,廣泛應用於施工現場遠程指揮、風險研判與應急調度,成為“人防+技防”融合轉型的典型代表。

智慧交通 不止于“行”

  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安全帽。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該中試基地配備900平方米室內試驗室與500平方米中試産線,具備智慧感知設備研發、原型設計、安全檢測與數字化平臺驗證能力,可批量生産基於北斗與物聯網技術的位移、環境、角度加速度、應變等多類型智慧感測器。同時,基地設有專業測試區,支持北斗終端、衛星通信、橋隧坡監測設備、無人機、晶片及大模型網絡安全等多場景測試驗證。

  在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技術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通過“空地一體化智慧巡檢系統”操控無人機,對高速公路進行全天候、立體化巡查。系統內置AI演算法,可自動識別違停、拋灑物等30余類異常事件,所有巡檢視頻數據保存3個月,為事件回溯與演算法迭代提供數據支撐。

智慧交通 不止于“行”

  無人機對高速公路進行日常巡查。人民網記者 李志強攝

  “我們正推動安全管理由‘人防為主’向‘人防、技防並重’轉型,實現風險‘關口前移’與事件‘快速響應’。”陜西交控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波介紹,目前該系統已入選交通運輸部全國首批低空無人機公路巡查先行試點項目,相關成果已在山西省國省幹線、G65包茂高速西鎮段等項目落地應用,初步驗證了其技術可靠性與廣泛適用性。

  智慧交通,不止于“行”。當數字孿生紮根秦嶺、無人機飛越黃土高原,陜西正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加速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智慧化、網聯化轉型,全力打造具有全國示範效應的智慧交通“陜西樣板”。

編輯:王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