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九屆絲綢之路經濟帶城市圓桌會活動走進長安雲南館西安科技館及北館西安城市規劃館。來自9個國家的23位外賓,在沉浸式體驗中觸摸西安的科創脈搏與城市底蘊。

外賓欣賞西安科技館標誌性展項-永無止境
步入西安科技館,外賓們首先被中庭標誌性展項“永無止境”吸引——這個以莫比烏斯環為原型的裝置,不僅象徵科學探索的無限可能,其側面高浮雕還生動呈現了從蒸汽機到神舟飛船的四次工業革命成果。“從時間基準到未來産業,西安的科技佈局讓我印象深刻。”韓國晉州市政府智慧城市課課長樸秀貞在“西安時刻”展項前駐足,了解到北京時間從臨潼、蒲城國家授時中心生成發佈。

韓國晉州市政府智慧城市課課長樸秀貞(中)了解西安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探索創新
來到三樓“逐夢空天”展廳——這裡集中展示西安航空航天産業優勢,也是樸秀貞重點關注的區域。在飛機操控系統展項前,她親身感受萊特兄弟三軸自穩定機構的技術傳承,並了解到“西安是全國航空資源最密集區域,也是國內唯一擁有完整航空産業鏈的城市”“航天産業覆蓋上中下游全鏈條”等信息。“去年晉州與西安簽署了航空航天産業領域交流與合作備忘錄後,我們一直期待找到具體合作切入點。”樸秀貞停下腳步,向講解員詳細詢問西安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探索創新,“晉州一直以來十分關注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而西安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産業生態,正是我們需要的合作支撐,希望未來可以在這個方面互相支持,有更多的交流。”

外賓拍照記錄秦嶺生態走廊
隨後,外賓一行轉入西安市城市規劃展覽館,在“千年溯源—東方智慧”“西部示範—西安先行”“追趕超越—未來之城”三大板塊中,感受西安從古城到現代化都市的變遷。在“長安三萬里”詩詞空間,韓國晉州市政府翻譯李炳植與觸摸屏裏的AI互動,只需十幾秒就可以“寫”出一篇藏頭詩。“床前寒燈映劍芒,月灑明月照大江。望穿秋月豪情在,友聚天涯共聚觴。”李炳植細細品味,“我非常喜歡中國的傳統詩歌,這段時間我一直在讀屈原的《離騷》,AI寫詩儘管平仄不完全正確,但確實也能激發了一些創作的靈感,而且更吸引大家去了解不同詩人的風格。”

外賓了解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
西班牙瓦倫西亞市創新資本副主任阿圖羅·卡斯特羅則在絲綢之路展區停留許久:“西安和瓦倫西亞一樣,都是有著千年曆史的城市。今天在這裡我看到了西安科創的發展和活力,我想兩座城市不僅可以在文化上進行交流,而且在自動化、汽車等領域也可以展開更多的合作。”
此次參訪,不僅讓外賓直觀感受了西安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的硬實力——從比亞迪漢EV拆解模型展現的新能源産業優勢,到絲路科學城、西部科技創新港的規劃藍圖;更傳遞了西安“以科技賦能城市、以文化連結友城”的開放姿態;同時,也為第九屆絲綢之路經濟帶城市圓桌會搭建了“實景交流平臺”,讓外賓在科技與文化的交融中深化對西安的認知,也為後續中外友城在數字經濟、智慧製造、文旅互鑒等領域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文/圖 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