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聲奪人】漢中市洋縣草壩村:黃金梨帶動生態與經濟雙贏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9-25 17:07:16

  2024年,漢中市洋縣草壩村通過有機種植和産業鏈整合,實現梨果産業規模化發展。該村地處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依託本地生態條件,推動梨園面積擴展至3800余畝,年産量超8000噸,助力村集體經濟積累2100萬元。這一成果源於“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的實施,也源於科技支持與電網升級。

陜西洋縣草壩村:黃金梨帶動生態與經濟雙贏_fororder_圖片1

國網洋縣供電公司紙坊供電所員工檢查陜西晉峰金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自動分揀線設備運行情況

  生態種植築牢産業根基

  草壩村依託秦嶺南麓漢江之濱的鹼性土壤條件,採用傳統生態種植方式。村民以狼刺角熬製殺蟲劑,用玉米稈、麥秸和發酵糞肥替代化肥,所産黃金梨因果香濃郁、清甜多汁獲得有機認證,2020年入選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名錄。

  科技賦能提升産業效能

  自2017年起,草壩村與科研機構合作推廣生物防治、智慧灌溉等現代農業技術,引入噴灌系統、植保無人機等設備。當地供電部門通過新增變壓器、改造線路等措施,將區域供電可靠率提升至99.92%,保障了冷鏈倉儲、電商直播等設施用電需求。目前草壩村內冷鏈中心可使梨果保鮮期延長至一個半月,錯峰銷售使售價提升一倍。

陜西洋縣草壩村:黃金梨帶動生態與經濟雙贏_fororder_圖片2

陜西洋縣供電公司紙坊供電所員工在陜西晉峰金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檢查冷庫電力控制箱

  三産融合拓展增收渠道

  該村採用“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建成有機農産品加工生産線3條,開發出黑米酒、果蔬脆片等13類衍生産品;同時依託千畝梨園發展生態旅遊,每年3月梨花季及採摘節期間吸引大量遊客,帶動民宿、農家樂等配套産業發展。2024年,洋縣旅遊綜合收入突破40億元,草壩村通過電商平臺實現日均16噸梨果外銷。

陜西洋縣草壩村:黃金梨帶動生態與經濟雙贏_fororder_圖片3

陜西洋縣供電公司紙坊供電所員工在陜西晉峰金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包裝線上與工人交流

  據統計,2024年洋縣梨果總産量達14.7萬噸,産值7.1億元。草壩村通過産業升級,使黃金梨從傳統農作物轉變為帶動農戶增收的特色産業。草壩村的實踐表明,依託生態優勢發展有機産業,協同科技賦能與農旅融合,是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文/圖 吳丹 黃偉衛)

編輯:吳明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