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騰空遺址青銅器窖藏內的青銅器(資料照片)。陜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10月11日,記者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西安馬騰空遺址青銅器窖藏坑的清理報告近日發佈。報告顯示,該青銅器窖藏坑出土了3件具有楚式風格的青銅器,為研究戰國晚期以來秦楚文化的密切交流增添了新材料。
馬騰空遺址位於西安市雁塔區等駕坡街道馬騰空村,處於浐河西岸二級階地,保存面積約3萬平方米。2016年6月至2018年11月,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對恒大禦龍灣和南湖七號基建範圍內馬騰空遺址的居址和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一處戰國至秦代的地面建築基址F116及打破該房址的灰坑H1445,並在灰坑內發現3件青銅器。考古人員初步判斷H1445為一座青銅器窖藏。
H1445平面呈橢圓形,壁面光滑平整,平底。坑內為一次性堆積,包含少量陶器殘片、板瓦殘片、紅燒土屑、炭屑、植物根莖以及大量料姜石等。此坑的深度較淺,表明埋藏過程比較倉促。坑南部出土鼎、浴缶、盤等3件保存較為完整的銅器,鼎、盤位於浴缶兩側,倒扣于坑底,中間的浴缶正面向上。
此外,坑內填土中出土了東周時期的陶罐、盆、豆、鬲等以及少量仰韶晚期陶器殘片,其中以罐、盆的數量為多。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此窖藏或與秦的滅亡有關。除秦都咸陽長陵車站銅器窖藏外,此窖藏是在關中中、東部地區首次發現戰國晚期至秦代具有楚式風格青銅器的窖藏。
具有楚式風格的青銅器出土于關中地區的秦人遺址內,反映了戰國晚期以來秦楚文化的密切交流,至於銅器是通過何種方式進入秦地,有待進一步研究。H1445青銅器窖藏出土的青銅器保存完整、體量較大、造型美觀,是研究戰國秦代考古、歷史文化及青銅器鑄造技術的寶貴資料。(陜西日報記者 趙茁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