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帶一路”深入陜西建設發展的各個領域,陜西外貿的步伐也邁得更大。來自西安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1—5月陜西省進出口總值980.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24.7%;其中,出口560.9億元,增長40.6%,進口419.9億元,增長8.3%,同期貿易順差141億元。前五個月,打破了2007年以來陜西自烏茲別克斯坦無進口的貿易格局。
陜西對中亞貿易額同比增2.1倍
2017年2月,陜西企業自哈薩克斯坦首次進口1795噸小麥,大宗商品進口種類進一步豐富。目前陜西自中亞地區進口大宗商品已實現常態化,西安正逐步成為中亞貨物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聚集、分撥點,內陸貨源集散中心的作用逐漸凸顯。
今年1-5月,陜西自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進口貨物158萬元,打破了2007年以來,陜西自烏茲別克無進口的貿易格局。
陜西企業加大對中亞的經貿合作力度,推動陜西與中亞地區貿易增長。西安海關統計,1—5月陜西對中亞地區貿易額1.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倍。其中出口1.5億元,進口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倍和2.4倍。
陜西獲批設立自貿試驗區,省內企業也紛紛利用政策優勢,在中亞地區佈局投資,深化經貿合作。目前,陜西企業“西進”已形成戰略趨勢,在中亞建設境外産業園區漸成風潮。
陜西蘋果汁沿“一帶一路”走得更遠
積極融入“一帶一路”,蘋果汁、汽車等陜西優勢産品對沿線國家出口增長明顯。今年1—5月,陜西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蘋果汁1.47萬噸、總值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8%和6.6%,出口增速明顯高於同期陜西省蘋果汁總體出口增速,其中對沿線的俄羅斯及東盟等國家和地區出口增長較快,出口值同比分別增長20.7%和14.3%。
今年5月,“世界蘋果中心”落戶陜西西鹹新區,將重點圍繞“一帶一路”農副産品交易等,在陜西打造千億級“世界蘋果中心”,將中心打造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蘋果及農産品交易平臺。(記者王嘉 通訊員 何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