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陜西省環保廳獲悉,為有效控制施工揚塵的排放濃度,改善空氣環境品質,由該廳組織制定的《施工場界揚塵排放限值》,近日已經省政府批准,將於2017年8月6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省首項關於施工揚塵的環境保護地方標準。經測算,該標準實施後,施工場地的顆粒物累計濃度削減可以達到50%左右。
霧霾發生頻數與空氣污染程度,尤其是空氣中揚塵顆粒物的污染程度密切相關。揚塵大量進入環境空氣中,致使空氣中顆粒物濃度增高,嚴重影響大氣環境品質。其中,施工揚塵又是造成空氣顆粒物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為治理施工揚塵污染,我省制定了《建築施工揚塵治理措施16條》,提出相應的管理辦法及控制措施,但由於缺乏關於定量控制揚塵的排放標準,無法準確定量判斷場地揚塵污染情況,因此不能保證揚塵控制措施達標有效,更不利於管理部門的監管,從而降低了控制場地揚塵污染的效果。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陜西省“治污降霾·保衛藍天”五年行動計劃(2013-2017年)》中對施工揚塵污染控制要求,規範施工場地及堆料場地揚塵管理,減少揚塵污染,省環境保護廳組織編制了《施工場界揚塵排放限值》。
據了解,該標準針對施工場地屬於開放源的特點,為扣除外環境對監測數據的影響,採取了背景值修正的方式。根據近幾年監測的數據統計結果,以城市環境空氣中PM10佔揚塵的平均比例為依據,使用距離施工場地最近的環境空氣品質城市監測點同時段PM10小時平均濃度為參考,進行結果修正。
當某時段實測揚塵的最大值小于等於距離最近的環境空氣品質城市監測點同時段PM10小時平均濃度的1.3倍時,按照實際監測的揚塵的最大值進行評價,不進行修正,説明當前施工場地對外界基本無影響。
當某時段實測揚塵的最大值大於等於距離最近的環境空氣品質城市監測點同時段PM10小時平均濃度的1.3倍,但小于等於2倍時,以實際監測的揚塵最大值減去1.3倍PM10濃度後,按照標準限值進行評價,説明當前施工場地對外界有一定影響。
當某時段實測揚塵的最大值大於距離最近的環境空氣品質城市監測點同時段PM10小時平均濃度的2倍時,按照實際監測的揚塵的最大值進行評價,不進行修正,説明當前施工場地對外界影響顯著。
監測點位一般設置於施工場地圍欄安全範圍內下風向的邊界處,且可直接監控工地現場主要施工活動的區域。如城區無明確主導風向時應設置在施工車輛的主出入口。為了避免相鄰施工場地間的交叉影響,該標準規定“當與其他施工場地相鄰時,應避免在相鄰邊界處設置監測點。”(記者 康傳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