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 奮力爭先 “託管模式”讓核桃樹變“搖錢樹”

陜西日報2017-08-07 10:14:41

  “看著眼前這些嫁接好的核桃新品種即將迎來收穫,經常會笑出聲來,這是幸福的感覺……”7月14日,在宜君縣一個核桃園裏,忙活的田主人給記者説,“脫貧後,再過三五年,我也會過上小康日子的……”這個核桃園,是哭泉鎮馬前堯村孫曉軍的,他的父母和妻子均有傷殘,全家所有勞動都由他一人承擔。

  60畝玉米地和50多畝核桃園的活計,真夠他忙的……“以前看著本村其他同齡人日子都過得風風光光,心裏很不是滋味。後來通過合作社指導,為我的核桃樹進行了嫁接改良,你看,這核桃新枝基本上都成活了。過去老品種一斤最多賣3塊,現在改良的新品種一斤可以賣到15塊……”樂觀的孫曉軍告訴記者,為了早日過上好日子,他現在基本上每天早上4點多就出門下地幹活兒。

  中午時分,記者走進張恒發的家中,提起讓他脫貧致富的“公司+合作社+農戶”託管模式,他高興地説:“核桃樹託管後,我啥心都不用操,合作社幫我嫁接、打藥,年底除了賣核桃的錢我們還能拿分紅,去哪找這好的事呀!”61歲的張恒發是哭泉鎮塔莊村村民,一家人因病致貧,日子過得緊緊巴巴。2016年他的核桃園在公司和合作社的託管下,4畝核桃園産量和收益都翻了一番,“年底一算賬,我脫了貧。”張恒發滿心歡喜地説。

  在哭泉鎮鑫鋒核桃專業合作社,曹太峰對記者説:“目前,社員裏有164戶貧困戶,我們的專業技術人員對貧困戶的核桃園全部託管,進行保姆式管理,上個月還發放了13萬多元的股金分紅,每戶分到840元。我們希望大家能用這些資金繼續發展自己的産業,把造血功能變得更加強大,真正實現脫貧奔小康。”

  在哭泉鎮皇姑莊村,説起“核桃託管”,宜君縣核桃産業辦公室主任陳金海如數家珍,他説,成立於2016年1月20日的陜西益豐源農林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是宜君縣林果科技經營管理中心與陜西供銷集團的“結晶”,確定了“公司+合作社(企業)+貧困戶+基地”扶貧運營模式,並制定核桃産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以核桃産業助力精準扶貧工作。

  目前已簽訂託管、訂購合同916份,其中貧困戶652戶核桃全部託管,成片核桃園1209畝,大樹管理1.9萬餘株。益豐源公司檔案櫃裏,擺放著652戶貧困戶的詳細檔案資料和被託管的核桃園情況。董事長令宗科説,該公司通過注資合作社的方式,幫助合作社壯大自身規模,從而帶動更多的農戶。

  目前,公司下面有5家合作社、652戶貧困戶,這些農戶分佈在全縣6個鄉鎮、51個村。“我們與合作社、貧困戶簽訂協議,提供技術指導,對核桃樹實行託管並回購,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讓貧困戶的核桃樹真正變成他們脫貧致富的‘搖錢樹’。”(本報記者 喜順 )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