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延川縣屬於革命老區縣和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縣人口19.08萬人,貧困戶佔到12455人,據統計,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或返貧人數佔到51.6%,疾病就醫問題已經成為該縣貧困人口脫貧的最大障礙。為從根本上徹底解決貧困戶因病致貧、返貧的問題,延川縣制定了“農村貧困人口慢性病醫療救助實施辦法”、“農村貧困人口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實施細則”、“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專項基金“第三次救助””等多項健康扶貧政策。
據了解,全縣凡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患有規定的47種慢性病,對學生、嬰幼兒除上述規定的病種外,還增加了10種病種,可持慢性病醫療救助卡到縣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三家定點醫療機構門診,住院治療,費用實施全免費,到縣外指定醫院門診,住院治療按比例報銷。截至目前,全縣共發放貧戶慢性病醫療救助卡2326張,共計報銷金額135萬元。
《陽光報》記者8月1日在延川縣走訪中了解到,一些重特大疾病患者家庭,雖然通過新農合,大病保險以及民政專項資金救助後,患者個人自付部分仍然較重,對貧困戶家庭來説還是無法承受,脫貧的路還是很遙遠。針對這一情況延川縣又設立了重特大疾病專項醫療基金,啟動“第三次救助”,這樣一來就徹底從根本上解決了患者家庭的後顧之憂。家住大禹街道辦賀家灣社區張家灣村民蘭彩琴就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她進城務工多年當環衛工打掃衛生,去年查出患有惡性腫瘤病,在延大附屬醫院住院治療,共計花費143833元,經過醫保、大病報銷、民政救助後仍剩下44817元的醫療費,作為建檔立卡貧困低保戶的她還是無法承受,啟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專項基金“第三次救助”後,患者蘭彩琴家庭只承擔13457元的醫療費,救助比例佔到醫療總費用的90.7%,現在享受了多項健康扶貧救助政策的蘭彩琴一家卸下了重擔,她見到記者激動地説“感謝黨的政策好,感謝延川縣的領導為咱們老百姓辦實事,使我們一家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和信心”。
2016年度以來全縣經醫保、大病報銷、民政醫療救助後,個人自付費用剩餘3.5萬元以上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14人次,截止2017年8月初全縣共計發放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金482384元,救助比例均達到患者醫療總費用的90%左右,有效緩解了貧困人口因病返貧的問題。
事實上,在貧困山區,除了貧窮導致小病拖大、大病拖垮以外,基層農村缺乏醫療資源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針對這種情況,延川縣委、縣政府又出臺政策,為方便農村群眾看病,早診斷、早發現、早治療建立了“流動醫院”;每個鄉鎮配備一輛救護車和4位醫護人員,進村開展政策宣講,送醫送藥送健康服務;同時,還對120個村衛生室進行了維修改建,並抽調衛生計生從業人員865人,鄉村醫生229人進行專業培訓後充實到各村衛生室中;“流動醫院”啟動近兩個月以來,為全縣貧困家庭送去了“私人醫生”,累計到農村入戶服務群眾26800余人次,免費體檢農村貧困人口和45歲以上中老年人9437人,其中慢性病管理7860人,一般診療4630余人次,在農村衛生室集中收治360人次,為農村常住人口提供了安全、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
8月1日上午,記者在乾坤灣廣場現場看到,延川縣宣講政策送醫送藥送健康服務隊正在用不同的形式向幾個村的老百姓進行各種服務;有送技能下鄉,助推精準扶貧的文藝宣傳隊,有關愛困難群眾、困難職工、留守兒童、殘疾人活動現場問詢、解答宣傳的,有“流動醫院”車、健康查體服務車等現場進行諮詢、查體、診斷病情送健康服務醫療隊的,這些都深受老百姓的歡迎。現場多名村民告訴記者,自從有了“流動醫院”後,他們農村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到診斷病、吃藥、治療、送醫、送藥、送健康的好政策了。
延川縣推行的“流動醫院”上門服務和貧困人口醫療救助卡,是延川縣最具特色的健康扶貧新舉措,政府採取的這些舉措,扎紮實實地解決了患病貧困戶家庭的後顧之憂,再結合一些合適的幫扶措施,才能讓貧困戶家庭從根本上脫貧,奔向小康。(記者 高常生 王延峰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