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岐山縣,向上向善之風如清流

陜西日報2017-08-09 10:09:36

  盛夏時節,在岐山縣委、縣政府召開的岐山籍優秀人士懇談暨招商引資大會上,與會代表共同發起了募集助學、扶貧基金活動。陜西省鴻達水景園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小兵委託公司當場捐款200萬元,陜西海榮工程集團股份公司捐款50萬元,陜西秦億濃食品公司捐款10萬元,這些款項都將用於家鄉貧困學生救助。在岐山縣,向上向善之風如汩汩清流,流淌在人們的心田。

  岐山縣有一位熱心公益事業的老人,名叫陳兆。2008年汶川地震以來,他堅持每年向縣慈善協會捐款500元,2013年又增加到1000元,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縣慈善工作先進個人。老人説:“慈善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要在公益慈善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2015年,77歲的陳兆老人因積勞成疾,身體越來越差。彌留之際,他還不停地念叨著捐款的事。按照老人臨終的囑託,兒女們立即向縣慈善協會捐贈了最後一筆善款1000元。老人去世後,十里八鄉的人們爭相前往弔唁。

  像這樣的善行義舉,在岐山已不鮮見。大華物資公司原經理鄭敬卿2015年向家鄉捐款5萬元用來修路。故郡鎮一位不留姓名的中年婦女,在縣慈善協會捐出自己打零工和平時節約的2000元。岐山縣信用聯社先後為全縣60名特困中小學生、殘障青年送去溫暖,為蔡家坡教育中心捐款200萬元用於購置圖書。岐山縣關中建司第七項目部經理巨明科累計捐款10.5萬元。岐山縣聖龍箱板紙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會文,先後兩次定向捐款30萬元。

  從2005年起,岐山縣開展了“一日捐”獻愛心活動,確定每年8月為“一日捐”宣傳活動月。全縣出現了領導幹部帶頭捐,幹部職工自覺捐,單位節約經費積極捐,企業踴躍奉獻堅持捐的善行常態化。參與捐款的,有堅持帶頭捐的機關黨員幹部,也有一直參加的普通市民,還有不斷加入的企業隊伍;有土生土長的岐山人,也有外來務工人員、海外華僑乃至外國友人。如今,岐山“一日捐”獻愛心活動已成為該縣全民慈善品牌。

  據統計,去年岐山縣共募集善款475.73萬元,比上年增長65%,其中捐款447.93萬元。這些善款被用於助醫助殘、安老撫孤、關愛婦女兒童、慈安橋修建、資教助學、新農村建設等重點慈善項目。岐山縣註冊慈善志願者已達5532人,慈善志願者服務隊28支,服務站124個,慈善志願者隊伍已經成為活躍在全縣基層的一支重要的慈善工作力量。

  在慈善工作中,岐山縣非常注重慈善文化宣傳。縣慈善協會組織志願者宣傳隊堅持常年走村串鄉,開展群眾性慈善文藝演出、愛心歌曲大家唱等活動,倡導現代慈善理念。同時,縣政府每年堅持對捐款10萬元以上的愛心企業家和愛心人士頒發“岐山慈善家”榮譽牌匾。

  “在岐山縣,現代慈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支持慈善光榮,參與慈善高尚的良好局面。慈善已成為一股強大正能量,成為岐山人的一種新生活時尚和精神標杆。”岐山縣慈善協會會長雷紀成説。(記者 萬君 通訊員 趙智寶)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