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交通運輸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出臺意見,鼓勵共享汽車發展。《指導意見》中,對汽車租賃的各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記者調查走訪中,不少市民反映,共享汽車雖經濟實惠,但定點存取不方便,也有市民對發生交通事故的處理,承租人的身份查驗等使用環節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意見。
昨天(8月9日),某企業集團旗下分時租賃平臺相關負責人潘女士就市民們提出的問題,作出了解答。
“人臉識別”有望下月上線
在此前的媒體報道中,曾出現過一人租車、一人駕車,駕車者還未取得駕照的情況。有市民表示,北京等地已經採用“人臉識別”技術,西安是否已經開始實施,採用該技術會不會從根本上解決租、駕人不一的問題?
潘女士告訴記者,“人臉識別”目前在技術上已經成熟,但還要看各地市民對這項技術的接受度,目前西安還在調研和觀察當中。
“包括人臉識別、電子圍欄技術、疲勞檢測等這些新技術,要全面應用到全國,肯定會有一個安裝和調試的時間,大概9月份就會在全國上線。”潘女士説,“承租人在註冊賬號的時候就需要上傳身份證。我們的後臺系統是直接對接公安部的,一經上傳就可以直接查驗身份證信息是否真實有效。到時配合人臉識別就可確保承租人和實際駕駛人是同一人。”
至於如何確保用戶押金和資金安全,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是否可行這一問題,潘女士表示,用信用模式代替押金模式,並不是不能實現,只是需要多方合作。“因為信用管理如果是經營方單方面實行,那約束力不夠,也沒有什麼權威性,我們也在考慮更好的解決方案,比如和徵信體系來合作。”
每輛共享汽車上都有行駛證
也有市民提出,共享汽車上沒有發現行駛證,如果遇到交警檢查,是不是會出現證照不全駕駛汽車的違法行為?潘女士昨天也就此類問題作出了具體解答。
潘女士告訴記者,在西安運營的共享汽車上都有行駛證,這一點市民不用擔心,可以放心使用。只是每輛車上的行駛證都放在一個比較隱蔽的地方。“市民不是每次租車都需要用到行駛證,如果放在顯眼的地方容易丟失,再補辦就會影響使用了。”
潘女士説,共享汽車上市後雖然出現了一些問題,但是隨著運營過程逐步完善,以後會更好地為市民出行服務。“作為運營方,我們呼籲廣大市民,愛護這一交通工具,文明駕駛,遵守交通法規。畢竟汽車在道路上行駛,安全第一。希望所有共享汽車用戶都能開開心心出門,平平安安回家。”(記者 張晴悅 實習生 劉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