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探索內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是國家賦予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戰略定位。陜西自貿區成立四個多月來,通過一項項制度探索和創新,正在為來到陜西學習和創業的外國朋友和走出去的陜西人提供新的廣闊空間。
今年夏天,在西安留學的哈薩克斯坦學生瑞站沒有回國探親,明年面臨畢業的他專門來到陜西自貿區“走出去”一站式服務平臺,為自己下一步的職業做謀劃。
陜西絲綢之路收藏品交易中心絲路文化使者、哈薩克斯坦留學生瑞站:“畢業後我如果想留在(中國)國內工作,通過平臺可以辦理我的手續嗎?”
陜西“走出去”一站式服務平臺運營機構、灃東新城管委會經發局副局長朱麗霞:“我們這個平臺本身就是提供專業的第三方服務,比如説外籍來華工作人員或者説是外籍留學生,通過我們的平臺(就可)在我們園區實現就業創業的夢想。”
留學期間,瑞站被選為陜西絲綢之路收藏品交易中心培訓的絲路文化使者,文化藝術收藏品電子交易培訓。依託承擔項目的企業,瑞站將來的就業基本不成問題。但是對於文化企業來説,如何更好地拓展國外市場,還面臨一些現實困難。眼下,陜西自貿區創新設立的“走出去”一站式服務平臺,就可以有效幫助企業。在這裡企業可以通過線上平臺諮詢和線下面對面服務,及時掌握對外投資合作中的最新動態和機遇。
陜西“走出去”一站式服務平臺運營機構、灃東新城管委會經發局副局長朱麗霞:“首先諮詢包括了海外的這種投資指南,然後風險的預警,方方面面都可以給(企業)提供,同時(企業)需要跑商務、發改、國資、外匯管理局等等這些部門的審批手續,那麼(企業)在我們這個平臺也就可以進行一站式的並聯審批,一次就辦完。”
依託一站式服務平臺,下一步瑞站既可以回國工作,也可以搭上自貿區制度創新的通道留在陜西創業就業。
陜西絲綢之路收藏品交易中心絲路文化使者、哈薩克斯坦留學生瑞站:“來陜西學習因為喜歡這邊的文化和歷史,現在我了解到陜西自貿區的創新舉措,為我們這些留學生的工作和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機會,使我們有機會留下來成為一名真正的陜西人。”
楊淩庫斯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顧問張新生:“這就是我們投資的俄羅斯農業園,你所看到的全是我們的地盤。”
俄羅斯庫爾斯克州被譽為歐洲糧倉,陜西人張新生在這片黑土地上投資農業已有20多個年頭。不久前,陜西自貿區的東風也吹到了他的農場。
楊淩庫斯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顧問張新生:“我們現在通過楊淩科技園這種形式,修建大棚、修建沼氣池,我們在那裏形成一個高效農業,産量是他們的六七倍之多。”
楊淩庫斯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孟翰飛:“我們會請一部分(當地)農民到我們農場去參觀學習,我們會把中國楊淩先進的技術教授給他們,他們回到自己的農場或者家庭單位的時候可以做一些建設,把中國的技術引入到(俄羅斯)千家萬戶裏去。”
在陜西自貿區楊淩片區資金和技術的支持下,中國楊淩庫爾斯克農業科技合作園和中國楊淩庫爾斯克洲投資服務貿易中心,日前已在張新生的農場掛牌成立。
楊淩庫斯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顧問張新生:“作為楊淩企業咱們的農業技術、農業産品、農業設備、農業物資全是俄羅斯所需要的,我們搭建好這個平臺以後,我們楊淩的企業全都可以過去,來把我們的産品帶過去、銷售出去,帶動我們的企業走出去。”
當肥沃的黑土地和楊淩先進的農業技術結合在一起就會迸發出強大的發展合力。未來,楊淩自貿片區將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走出去的力度,全面促進雙向投資。
楊淩自貿辦國際合作部工作人員陳敏卓:“我們可能未來在省內甚至全國、中亞、包括非洲,我們要建立楊淩的飛地園區,我們希望把農業的科技研發放在楊淩,我們的種植加工這個中間環節希望放在外面,飛地園區可能是我們未來要探索或者是著力開展的一項工作。”(記者 田木 蔣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