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社會資本推出項目44個 總投資698億元 臨潼借力PPP模式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西安日報2017-08-18 09:57:43

  通過積極探索和運用PPP模式,臨潼區已推出44個項目,其中,芷渭路、空港大道及機場路、秦王水景公園項目被列入陜西省財政廳第二批PPP示範項目。這是8月15日,臨潼區在我市第八次“追趕超越”擂臺賽上傳遞的喜報。

  據記者了解,2015年以來,臨潼區積極探索引進PPP模式,積極促成相關項目落地,有效利用了社會資本,助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

  從無到有的“PPP”

  8月17日中午,西安渭北工業區臨潼現代工業組團一體化大配套項目正在緊張施工。從單一的自來水廠到陜西唯一的水務一體化PPP項目,臨潼區嘗到了PPP項目早入手、幫扶管和強推介的甜頭。

  據了解,這個水務一體化PPP項目包括2座配水廠、1座污水廠、園區配水管網、污水管網四個重要部分。項目整體完工後,將對整個工業組團51平方公里內的居民和企業提供生活、生産用水,同時收集、處理日常生活、生産過程中産生的污水。一個項目將原先歸口3個主管部門管理的項目整合在一起,吸引社會資本建設、管理,統籌資源、整體調度,不僅大大降低了財政資金的壓力,也提高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整體速度。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夥伴式的合作關係,並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的順利完成,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臨潼區對PPP模式也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

  據臨潼區發改委主任、PPP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袁社介紹,從2015年起,臨潼區就啟動了PPP項目的徵集、策劃,並於同年9月向外發佈推介了總投資265億元的25個項目。2016年3月,為更好推進和管理項目,成立了項目協調領導小組,4月出臺了全市首個區縣級PPP項目管理辦法,9月組建了全市首個區縣級PPP項目管理中心,全面負責全區PPP項目業務管理工作。

  但初期合作時,由於不熟悉PPP模式,臨潼區相關單位在進行談判時經常“吃虧”。

  “社會資本往往訴求是利益最大化,同時責任最小化。一開始我們不熟悉,在對乙方的責任約束和一些細節上總是處於不利地位。”袁社説:“經過兩年的嘗試,慢慢積累了經驗,我們現在更多地採取競爭性談判策略,項目要做好,但責任要共同承擔。”

  秦漢大道臨潼段(東段)項目建設中,PPP模式同樣發揮了作用。昨日上午,在秦漢大道隴海線上跨控制性項目建設工地上,大型工程機械和龍門吊陸續開始作業。秦漢大道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軍鋒説:“投融資建設+設計施工總承包+政府回購的模式給項目帶來了資金支持,不僅可以確保工期、老百姓也能提早享受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帶來的便利。”

  據統計,截至目前,臨潼區共推出PPP項目44個,總投資698億元,其中已推薦入省、市發改委PPP項目庫的項目35個,總投資約575億元。芷渭路、空港大道、機場路項目以及秦王水景公園項目被列入省財政廳第二批PPP示範項目。

  PPP模式的潛在效益

  臨潼區在一份關於PPP工作推進情況的報告中總結:政府部門使用PPP模式具有潛在的效益。一方面,通過社會資本參與可以幫助政府從資金限制的困境中走出來,有助於政府部門吸取社會資本的經驗和接觸最新的技術,也有助於外國投資者向國內的政府部門實現技術轉移;另一方面,恰當的項目類型有助於推動競爭和市場化行為,有利於運用先進技術、鼓勵創新,這些都是傳統方式無法帶來的。

  臨潼區區長、PPP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組長劉三民的感受是,推動PPP項目有利於改善公共服務的效率和品質,“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將自己生産的公共服務轉化為由私人部門生産。通過PPP模式,可以提高公共服務供給效率、改善公共服務的品質、提高管理效率。在市場化競爭中生存的企業和社會資本,能夠提供差異化的産品和服務以供政府部門選擇,産品的多樣化、差異化的特點是顯著的優勢。政府部門可以根據社會公眾的需求,選擇不同類型的服務向社會公眾提供。”

  袁社認為,PPP的顯著效應還體現在,開啟了私人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的大門。同時,有助於轉變政府管理職能。

  “政府部門有限的供給和全社會的公共需求共同決定了單獨依靠政府部門的能力去供給滿足全社會的需求是很難實現的,必須借助社會的力量。PPP模式不僅可以促進社會組織發展,而且可以實現公共服務主體的多元化。”袁社説,作為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的有效突進,在PPP模式中,政府部門是PPP模式的重要一方,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各個部門的管理方式和運行機制都需要做出改變。當經濟活動各方出現糾紛或問題時,以往需要行政干預方式就可以解決的,現在必須要依靠經濟或法律手段。政府部門只有增強服務意識,才能建立相關部門的並聯式的項目管理模式,使改革的成果落到實處。

  “不待揚鞭自奮蹄。”袁社如此總結PPP模式對本區引進、建設項目的推動促進作用,“在PPP模式中,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既為私人部門開闢了穩定的經濟來源,又促進了社會資本的健康成長,減輕了原本政府需要承擔的社會風險,促進了政府管理職能轉變和行政體制改革,提高了公共服務的品質和水準。”(記者 龐樂 文/圖)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