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物流 提速“西安製造”

西安晚報2017-08-18 08:55:04

  原標題:打造智慧物流 提速“西安製造”——訪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

  1986年,浙江傳化集團從一個製作液體洗滌劑的家庭小作坊開始創業,一輛自行車和一口大缸就是當時的創業設備;1990年,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自學研發“901去油靈”,開始了傳化科技創新之路;2003年,傳化首個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在杭州開業,開始了在智慧物流平臺的探索; 2016年,傳化成立30週年,傳化股份更名為傳化智聯,代表著未來傳化致力於通過智慧物流戰略的引領,帶動其他産業形成“開放、共享、連結”的思維,從萬物互聯時代,向萬物智聯的智慧化時代全面邁進。

  在30週年的慶典上,徐冠巨發佈了傳化集團新30年發展報告。報告指出傳化在新的30年,將以推動中國生産性服務業的發展為核心目標,致力於營造“生産製造與生産性服務業協同發展的新生態”。在戰略上,傳化將首先致力於突破物流的發展,為中國公路網裝“軟體”,打造覆蓋全國的傳化網。

  記者了解到,西安就是傳化網佈局中的重要節點,傳化將在西安建設“一城二港三中心”的區域智慧物流網。傳化目前的戰略佈局是什麼?項目能為西安帶來什麼?此次落地西安拿出了哪些行動,擲出怎樣的發展利器?日前,本報記者前往杭州,與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進行了採訪交流。

  行政效能跑出“西安速度”

  “‘店小二’這個詞在西安得以深耕”

  因為工作的原因,徐冠巨來過西安幾次,但論起印象最深的一次,要數今年2月和其他浙商一起來西安的那次經歷。

  “我們企業家一行一起到西安,市委市政府對我們高度重視,全面介紹、展示了西安,讓我們對西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全面感受了西安的文化、變遷與發展。”徐冠巨告訴記者,過去,他和朋友來西安,會去兵馬俑逛逛,這也是西安,但卻只是表像。再來西安,他發現這裡非常乾淨,連一個煙頭都沒有。而西安人的精神風貌也與過去不一樣了,大家都以自己是一名西安人而感到驕傲。

  在徐冠巨看來,2月份的西安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他領略到了西安的內涵,也就是古城文化。他説:“在長時間的交往過程中,我看到了西安人特有的北方人的豪氣,無論是普通市民,還是企業家,西安的文化氣息很濃。我們跟西安人交朋友、做生意,內心很放心,充滿信賴,感覺這裡的人特別有修養,有文化,有智慧,我對西安的印象特別好。”

  “2月份去西安,跟西安的幹部進行了交流,而近期西安幹部來我們浙江也比較多,我看到西安幹部的精神面貌特別好,充滿對西安發展的渴望,以及對遠景堅定自信的態度。”徐冠巨表示,在與西安幹部打交道時,他發現西安幹部只要一坐下來就談工作。“吃飯以前談工作,吃飯中談工作,吃飯後還要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把這個事情落實好。”西安幹部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讓徐冠巨稱道。

  “‘店小二’這個稱呼來自於互聯網的語言,來自於我們杭州,但卻在西安得到了深耕。”徐冠巨説,“在與西安幹部交流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他們對企業發自內心的服務,我們深刻感受到他們要為企業服務,為西安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決心和態度。尤其能感受到他們在真心聽我們的意見,聽我們的訴求,這使我們雙方在交流當中,能夠很快形成心與心的交流。作為企業,能夠感受到他們在認真地聽我們的想法,聽我們的訴求,這樣一來,我們的目的也就能夠更加清楚、全面地表達出來。”

  “這就體現出了親清的政商關係,我們有話就能給西安幹部説出來,西安的幹部也會主動跑到企業來詢問需要什麼,這種交流非常好。”徐冠巨説,在交流過程中,他深刻感受到,西安真誠歡迎全國各地的企業家來西安發展的願望。包括聘用他為市政府經濟顧問,這不僅讓他感受到西安對企業家的尊重和重視,同時也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責任。

  “我們不會隨便去一個地方投資,而是會根據這個地方的人文環境、政商環境做一個整體評估,市場需求當然是一個重要因素。西安作為聯通西北、西南、中原、華東和華北的核心樞紐,是‘傳化網’全國化佈局的戰略重點。但與此同時,投資環境也是傳化很重要的考慮因素,而西安良好的投資環境與發展潛力,最終讓我們決定與西安合作。”徐冠巨説。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傳化集團與西安的合作項目中,其中一個是在國際港務區。徐冠巨告訴記者,項目是2月份去西安那會兒定下來的,5月份港務區主動前往杭州跟傳化集團對接,並已全面達成合作。如果其他方面進展順利的話,項目預計到9月份就能開工了。

  “我們是做物流的,特別關注速度,速度就是效率。”徐冠巨説,“跟西安國際港務區的合作,短短3個月就有了成果,半年就能開工。在我們與中國100多個城市的合作裏,這樣的速度,西安是最快的一個。這充分體現了西安的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也體現了政企之間相互信任的關係。”

  “現在的西安正在全面謀劃發展。我們企業家的朋友圈也都在交流,大家都説:現在西安迎來了發展的好時機,我們要不要到西安去投資?現在我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徐冠巨認為,西安在不斷求新求變求發展,而現在的西安正是一個發展變化的西安,這樣的西安仿佛讓徐冠巨看到,未來一個國家級中心城市的崛起。

  “快遞不等於物流”

  提高生産性服務 振興實體經濟

  正是長期在製造業一線的實踐,讓傳化對製造業的物流“痛點”有切身體會。也正是基於對生産製造的認識,對生産製造物流之痛的深刻體會,傳化在2000年毅然投身物流行業,通過打造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平臺,把分散的物流資源集聚到一起,進而實現高效配置,成為城市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快遞不等同於物流。”這是最近徐冠巨時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他認為,現如今,社會物流總費用高,是因為佔絕對主體的貨運物流沒有得到重視,並且缺乏系統化的連接和智慧化的協同,如果説服務於 C 端的電商平臺是以提高交易效率為核心的服務平臺,那麼服務於 B 端的傳化網就是以提升供應鏈效率為核心的服務平臺。

  在徐冠巨看來,物流實際上就是服務業,不僅服務産業,服務城市,還服務百姓生活。“比如大白菜的運輸,通過傳統配貨方式,物流成本較高,而通過傳化的公路港網絡,每噸能降低幾十塊錢。”徐冠巨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這樣一來,大白菜便宜了,受惠的就是老百姓。”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推進,傳化在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的基礎上,運用創新科技,正在打造覆蓋全國的“傳化網”智慧物流平臺:線下是分佈全國100多個城市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線上有陸鯨和易貨嘀兩款産品;貫穿中間的是由傳化打造的智慧物流系統、雲倉系統和支付系統。

  最終,通過為中國470萬公里的公路港建設運營系統,為城市、城市群以及行業提供供應鏈平臺服務,打通供應鏈各環節,實現供應鏈端到端一單到底的業務場景,形成供應鏈閉環生態圈,提升供應鏈的整體效率。

  從公路港,到傳化網,截至2016年12月,傳化網各類業務已經覆蓋超過 27個省市自治區,200 多個城市,累計為 273萬司機及車輛、14.5萬物流商提供了服務,逐步提升物流效率,推動我國生産性服務業發展。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脊梁,服務於製造的生産性服務業是全球産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空間巨大,應大力發展。”徐冠巨認為,生産性服務業發展滯後影響實體經濟競爭力,而製造業的供給側改革上,更是應該考慮打好“服務牌”。

  “我們現在的生産性服務業,無論是專業化水準還是體系化保障,都還不能夠為製造業提供有力支撐,製造業企業所需的生産性服務,大多是靠內部供給,影響了實體經濟整體的競爭力。生産性服務業是全球産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更是振興實體經濟的新動能。”徐冠巨表示。

  “對我們這些剛剛開始投資西安的企業來講,我們已投身於西安的發展中,這個開端是非常好的。同時我們也希望西安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規劃。”徐冠巨告訴記者,如今,很多大城市都有一種“城市病”,隨著人口的飛速增加,服務於城市、服務於産業的物流規劃顯得不相匹配,生産性服務業難以支撐大産業發展需求。

  這種“城市病”讓城市得不到服務、産業得不到服務。目前,制約實體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由於配套性産業跟不上。基於此,徐冠巨建議,西安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要把物流規劃放在整個城市功能規劃的核心位置,以物流為切入點,打造供應鏈配套設施,振興實體經濟。

  “一個城市的經濟競爭力關鍵在於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這種産業集群體現了城市的經濟競爭力,看似是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之間的關係,但其實是服務與被服務之間的關係,是産業與服務産業之間的關係。”徐冠巨認為,不僅要讓産業通過西安形成輻射“走出去”,也要讓外來産業可以“走進來”。而在這個過程中,西安自身的互聯互通和配套服務很重要,他説:“西安應當重視發展生産性服務,讓服務與城市發展、産業發展相配套。”

  “補短板,生産性服務業是藍海。”徐冠巨建議,西安可以培養支持一批智慧供應鏈服務龍頭企業和系統平臺,組織形成供應鏈體系,實現供應鏈協調。打通智慧供應鏈主幹網絡,支持龍頭企業建設開放共享的供應鏈管理信息平臺,推動供應鏈各節點主體向平臺集聚和信息共享,加快推動公、鐵、水多式聯運,打通供應鏈主幹。

  傳化智聯的戰略佈局

  讓智慧物流賦能西安經濟

  智慧物流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載體,傳化智聯攜一攬子服務方案佈局西安,傳化智聯目前的戰略佈局是什麼?有哪些智慧物流産品、服務?能為西安帶來什麼?徐冠巨的答案是,讓智慧物流賦能區域經濟發展。

  “西安是聯通西北、西南、中原、華東和華北的核心樞紐。在‘三六九’的戰略藍圖中,我們注意到,打造‘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交通樞紐明顯提升’已經成為‘振興大西安’的重要支撐和重點任務。”徐冠巨表示,西安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地處中西部地區的物流樞紐位置,公路物流的合理規劃佈局是打造交通樞紐的重要方面。

  徐冠巨告訴記者,傳化對西安的交通和物流情況已經跟蹤研究了三年。在西安主城區東側、北側和西側三個方向,距離城市中心5公里以內,分佈著大大小小40多個傳統物流場站,對城市中心區形成‘三面圍堵’,制約了城市空間的拓展,影響了交通樞紐功能的發揮。

  針對這些問題,傳化將致力於為西安建設“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打造覆蓋全國的“傳化網”,打通供應鏈的主幹網絡,服務於區域生産資料和生活資料的高效流動,推動“西安製造”降本增效和轉型升級。

  徐冠巨説:“根據王永康書記‘做優大環境、打造大平臺、發展大産業’的發展思路和西安‘國家綜合交通樞紐’的定位,經過前期的深入調研,我們的發展規劃是:在西安建設‘一城二港三中心’,打造生産性服務業整合平臺,並接入‘全國網’,為西安提供物流整體佈局解決方案,從供應鏈層面全面提升城市的發展競爭力。”

  “一城”當然就是西安,“二港”是指在西安市三環以外的西鹹新區和國際港務區分別佈局“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形成“一城雙港大物流整體佈局”,拓展城市升級發展空間。

  此外,在建設“二港”的基礎上打造“三中心”:一是打造“城市物流中心”,承接市區傳統物流場站疏散,向內支持綠色智慧配送,向外打通全國公路物流主通道,全面提升城市的交通物流組織,改善城市供應鏈生態及交通環境;二是打造“西部區域物流大數據中心”,全面整合區域物流供應鏈大數據,搭建區域商貿物流大平臺,實現西部公路幹線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的高效整合和最佳佈局;三是打造“物流+互聯網+金融的供應鏈整合服務中心平臺”,為製造業提供系統化的生産性服務,為發展大産業創建新空間。

  這樣一來,西安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相當於智慧物流的基礎底座,在這裡,司機旅館、汽配、吃住購一體化,提供線下支撐。而陸鯨可以實現線上接單,易貨嘀類似于同城貨運版的滴滴打車。這樣一來,線下發佈貨運信息,線上實現匹配,不僅為企業降本增效,物流中心的雲倉還可以幫企業進行貨物管理,倉配一體。系統化供應鏈全流程管理,在節約成本和時間的基礎上,更加安全、便捷。通過大數據,還可以對熱門線路和産業進行分析,大數據定期發佈,幫助企業更好地掌握市場規律,從而進行生産經營。

  “未來將是貨運物流快速發展的十年,未來也將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時代。”徐冠巨表示,傳化將繼續打造好“傳化網”,為上下游企業、物流公司、卡車司機等服務對象提供包括供應鏈解決方案、金融服務、信息服務、物流服務、園區服務、政務服務、車後市場服務、社群服務等多種增值服務。

  “城市的經濟競爭力,不僅僅要有産業的支撐,更在於區域供應鏈的協同。西安工業基礎雄厚,汽車、航空、電子等産業優勢明顯。通過‘傳化網’的落地,我們將推動西安進一步聯通産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以産業協同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服務西安再創新優勢、再築新高地。”徐冠巨如是説。(記者 康喬娜)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