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家庭困難的農村學生,幸虧有了政府的學生資助政策,才減輕了家裏的經濟壓力。學生資助受益的不僅僅是我們個人,更是千千萬萬個困難家庭,政府的好我們會牢記在心中。”家住銅川新區的西北大學大一學生曉月,在給新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送去的感謝信中這樣説。
去年,考上大學卻為學費發愁的她,申請到了國家開發銀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6000元和銅川市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資助金5000元,才得以走進大學校園,今年她又續貸了5000元。
和曉月一樣,今年剛被西安外國語大學錄取的新區學生小劉,也在為學費發愁。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來説,學費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幸運的是,她申請到了國家開發銀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8000元和“泛海助學行動”助學金5000元,解了燃眉之急。
截至8月14日,新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共為297人辦理了助學貸款,貸款金額182.8萬元。
近年來,銅川市教育系統通過提高標準擴大範圍,不斷提高教育經費補助,將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經費納入財政保障範疇,資助力度持續加強,覆蓋面不斷擴大。通過落實各項資助金、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辦理國家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實施“營養計劃”等,使銅川市學生享受到各項教育資助政策帶來的優惠。
此外,教育扶貧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教育公平不斷顯現。按照教育扶貧精、準、細、實工作要求,銅川市教育部門實施了“控輟保學”工作五項機制,落實“三包”工作制度,制定“三個方案”,出臺“三個臺賬一個辦法”,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無輟學。認真做好貧困學生資助工作,全面開展大走訪、大核查活動,建立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和在讀貧困大學生(研究生)的數據庫,完善並落實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從學前一年到大學直至就業全程精準資助政策。開展了各學段學生資助工作檢查調研和“精準資助基層行”走訪活動,啟動了“陜西省教育精準資助管理信息系統”,組織市縣區及相關學校參加了省級應用培訓和縣級培訓。充分發揮職業教育資源優勢,加大農村實用技術、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力度。全市職教中心共完成職業教育精準扶貧1720人次,完成考核任務的86%。積極推進高校結對幫扶助力脫貧工作,成立專門的對接機構,制定出結對幫扶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以實施智力幫扶、教育幫扶、科技幫扶、人才幫扶、信息幫扶、文化幫扶、民生幫扶、志願幫扶等為主要內容的幫扶任務和措施。
據統計,2017年春季,銅川市累計下達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學前一年免費、家庭經濟困難幼兒資助等經費共計4777.28萬元,為中小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經費保障,助力全市教育扶貧實現精準資助。(記者 栗波 通訊員 袁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