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文化旅遊名鎮建設,是陜西“十三五”期間深入發掘和充分體現地域風貌特色和文化內涵,打造宜居宜遊特色小鎮的重大舉措。我省31個文化旅遊名鎮的文物保護、旅遊開發與城鎮建設持續推進,旅遊産品不斷豐富,品牌形象不斷提升。
為了發掘保護利用陜西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2013年,陜西省按照構建傳統形態、傳承多元文態、打造宜居生態、豐富旅遊業態,“四態並舉”的建設思路,確定了31個文化旅遊名鎮。今年上半年,我省31個文化旅遊名鎮的文物保護、旅遊開發與城鎮建設持續推進,旅遊産品不斷豐富,品牌形象不斷提升,一批文化旅遊古鎮景區已成為陜西旅遊産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步形成古鎮旅遊型、紅色經典型、特色文化型、名人軼事型、生態休閒型以及新興産業型等特色鮮明的古鎮類型,以青木川、照金、陳爐、名州、鳳凰、武侯等為代表的陜西特色古鎮雛形顯現。31個文化旅遊名鎮(街區)完成投資20.89億元,共接待遊客1340.8萬人次,旅遊收入61億元,接待人數和收入穩步增長,旅遊産業對城鎮化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截至目前,共有10個鎮創建了4A級景區,13個鎮創建了3A級景區。(記者 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