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律師用法律護航“一帶一路”

三秦都市報2017-08-23 09:40:40

  3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過預期,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50多個國家已與中國簽署了相關的合作協議。近年來,陜西律師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法律服務,讓法律“共同語言”為“一帶一路”建設保駕護航。

  至正律師事務所“一帶一路”法律服務中心主任韓江律師告訴記者,從2008年入行開始,他一直在從事商事法律業務。在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後,他發現律師在這一領域可大有作為,於是在律師事務所牽頭成立了“一帶一路”法律服務中心,著手與相關外向型企業、服務平臺、商學院搭建“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平臺,他的法律服務領域也逐漸從國內走向國際。目前該中心做涉外業務的律師一共有5人,全都是“80後”。

  韓江介紹,陜西企業“走出去”有的是投資項目,有的是海外股權收購。這些都需要律師進行調查,包括企業狀況、當地法律、當地對企業資本進入的要求等等。調查結束後,律師會出具調查報告和法律意見書,為企業投資提供依據。

  韓江深有感觸地説:“對任何的國家都一樣,企業‘走出去’,律師要‘請進來’。談判、調查、方案設計、簽約,在整個流程中,律師的參與是全方位、有深度的。”

  談及現狀,韓江認為,服務“一帶一路”現在最急需的就是人才。不僅需要懂法律,還要懂商務,當然,語言也是最重要的。“他們説俄語,我們説中文,著急了就開始飆英文。雖然我們會配翻譯,但這些翻譯不是法律專業出身,因此,在個別語言表述上可能會不準確。而法律又要求必須嚴謹。”

  去年,中國律協發佈數據,全國涉外律師人數在3000名左右。目前,司法部和全國律協已經啟動了“一帶一路”律師培養計劃。 (記者 石喻涵)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