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夢凡):8月25日,2017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西安綠地比克會展中心舉行。為期3個月,343個項目參與角逐,最終有10個項目脫穎而出進入決賽。來自全國各地的十位通用航空項目負責人齊聚西安,憑藉對通航領域的熱情與執著,逐夢領航,為通用航空産業發展注入活力。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通過鏡頭走近通航研發人才,採訪了四位參加創新創業大賽決賽的項目負責人,探訪通用航空研發背後的堅守。
劉漫賢:家人的支持是支撐潛心研發的重要動力
“精整加工機器人項目”的負責人劉漫賢接受採訪 (張婭 攝)
31歲的劉漫賢是“精整加工機器人項目”的負責人,從2012年起組建團隊著手研發該項目,用時3年實現樣品機器人生産,完成研發工作。
據他介紹,“精整加工機器人項目”主要是針對飛機、汽車等製造工藝要求較高的産業,比如機器葉片的加工、打磨、拋光等工序,意義是可以用機器人替代人工,解放人力。
他提到,因為航空材料生産要求精準度高,往常人工生産時,效率低、重工率高、成本高,而如果使用該項目研發的機器人的話,能提高航空材料生産的效率和品質,還能節省成本,未來市場可觀。
談及3年來研發機器人的心路歷程,他表示:“家人的支持對我來説最重要。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加班加點都是常事,有一年我幾乎都是直接住在廠裏。平時跟團隊成員説的最多的就是‘明天加班討論,給我一個新方案。’這話説習慣了,有一次在家睡覺,醒來我媳婦還説我做夢也是這句話。因為在研發上投入的精力多,所以對家庭的照顧相對就比較少,要不是我媳婦的理解和支持,我可能都撐不下來。”
張曉敏:老陜為追夢離鄉 帶著“飛船”回家
“領煜地效飛行器”項目負責人張曉敏接受採訪(張婭 攝)
張曉敏帶來的“領煜地效飛行器”項目,“給船插上一雙翅膀”的概念吸引了與會嘉賓的關注,也榮獲了此次2017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創新創業大賽第三名。
張曉敏是寶雞人,此次帶著航空科技項目回陜西,他表現的十分激動。“我一下飛機,先去吃了一碗羊肉泡饃,渾身舒坦,還是家鄉好。”據了解,張曉敏2010年大學畢業,為了航空夢隻身一人前往武漢求職,一幹就是7年,直到現在帶著領煜地效飛行器項目回來,用科技項目來建設陜西。
那什麼是領煜地效飛行器呢?張曉敏解釋稱,領煜地效飛行器,嚴格意義上叫做領煜地效翼船,是結合了普通飛機與氣墊船兩者特點的飛行器,可在150米的高空內實現飛行。它研發成功後,可以代替水上的快艇、摩托艇等簡易的通行設備,主要可運用於湖泊的管理、海上執法等方面。放在民用途徑上,它可以是通勤和飛行體驗的工具,作為水上飛機的替代産品,有性價比高,無需空運,費用低廉的優勢,因此,有人戲稱它是“上帝之手”托起的“飛船”。
“做這個項目的初衷是為了圓自己的飛機夢,領煜地效飛行器將是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科技産品,我們團隊會堅持研發創新航空科技産品,為通用航空産業發展做貢獻。”張曉敏説。
齊俊桐:創業不忘初心 讓無人機把“手臂”帶上天
“空中無人化作業方案及項目”的負責人齊俊桐接受採訪(張婭 攝)
齊俊桐是“空中無人化作業方案及項目”的負責人,研究無人機的控制技術長達十二年,曾是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最年輕的博導。本來可以安穩的做一輩子研究,但是他卻毅然決然的轉行去創業。
齊俊桐用了2年時間,把創業初期的9個人團隊,擴大到了100人。這憑的是他堅持的座右銘:“創業莫忘初心,商業回歸本質”。齊俊桐講起影響他利用無人機控制技術發展創業最主要的兩件事:“早些年,我跟著自動化設備的調研團去過新疆,當時科學技術已經可以實現農作物的播種、收割自動化,但在噴灑農藥的環節,還是需要人工,即使戴著厚厚的口罩,每年仍有人因此喪命。這讓我覺得,如果可以利用無人機技術改變傳統農業該多好。”
這件事在他的心裏埋了一顆種子,直到2013年,他親身經歷了蘆山地震後,才堅定了他希望運用科技幫助更多人的創業初心。“地震發生後,調用無人機去災區協助,我當時信心滿滿的,覺得我們的無人機技術很先進了,肯定能派上大用場。結果到了現場才發現,在大面積的災害現場,幾臺無人機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後來,我就開始致力於研發空中無人化作業方案及項目,希望能讓無人機不僅停留在航拍、娛樂上,而是可以從事搬運及運輸工作,讓無人機把‘手臂’帶到天上,實現更高效的空中作業。”齊俊桐説。
王勇:攜三棲“飛行汽車”亮相 為2017通航大會點讚
“海陸空三棲飛行汽車項目”的負責人王勇接受採訪(張婭 攝)
説到“飛行汽車”,聽著新鮮,其實在通用航空領域,它可不算什麼新鮮事。早在2009年,世界首輛飛行汽車就在美國實現了首飛,實現了汽車可在陸空兩地任意切換的功能。2014年,法國以越野敞篷車為原型,研發出一款名為“飛馬(Pégase)”的陸空兩用變形車,促使變形車的市場更加成熟。
但此次闖入創新創業大賽決賽的海陸空三棲飛行汽車項目,創新就在“海”字上。它可以實現海、陸、空三地任意切換,當屬世界首個海陸空三棲飛行汽車。王勇是“海陸空三棲飛行汽車項目”的負責人,他由衷的感慨:“從事航空領域創新研發工作是很辛苦的,尤其是前期起步階段,每天都在面臨著失敗和否定,付出與回報也是不成正比的。我們團隊裏的夥伴們,之所以能堅持到現在,大多都是有航空情結的,從不計較薪水問題,一心鑽研只為搞好項目。”
付出總有回報,目前海陸空三棲飛行汽車項目已經完成研發並成功試飛,這次參加2017通航大會也結識了很多航空領域業內人士,王勇對此表示很滿意:“能有幸參加2017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創新創業大賽,要感謝通用航空大會這個平臺,不僅可以發現通用航空領域的優秀創新創業項目、創新創業人才,還可以拉進普通市民與通用航空領域的距離,讓更多人切身感受到航天航空産業發展帶來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