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傳呼臺早沒了牌子竟還挂著 市民擔心安全隱患

三秦都市報2017-09-04 11:11:42

  【今日看點】傳呼臺早沒了牌子竟還挂著 市民擔心安全隱患   

  傳呼臺的牌子還在樓頂西安市青年路立新大廈樓頂至今懸挂著“通遠傳呼臺”的牌子。

  昨日(9月3日),有市民看著這幾個字“尋呼”時代記憶的同時,又覺得不倫不類,安全隱患重重。

  昨天(9月3日)上午10時許,三秦都市報記者來到青年路與立新街十字看到,十字西北角立新大廈樓頂赫然懸挂著“通遠傳呼臺”五個“金色”大字,每個字的大小與樓體上的窗戶相當,但表面都附著著黑色的污漬。

  同樣對這幾個字感“興趣”的市民唐先生一邊拍照一邊説,上世紀90年代初,誰要是有部傳呼機,那是很叫人羨慕的,當時人們把它又叫“尋呼機”,BB機,BP機。現在看到這幾個字,雖然與文明城市的發展有點不協調,但能讓人忽然想起那時候傳呼機的“嘀嘀”聲響後,急急忙忙找公用電話的情景。

  “1998年到2000年間,西安市就有四五十家傳呼臺,中北、華英、震通、海華等相繼名噪一時。當時有的傳呼臺服務費較高,入網費100元,我當時用的數字機一年180元(每月15元),後來用的漢字機一年600元(每月50元)。為了競爭用戶,有些傳呼臺把入網費從最初的100元降到50元、30元,直到最後免費入網,就連數字機的服務費也降到了一年120元,漢字機降到了每年三、四百元甚至更低。”唐先生回憶道。

  站在一旁的肖女士説,“樓頂上的這幾個字,除了能喚起人們的記憶外,我覺得已經沒有保留價值了,説直白一點,也就是個‘僵屍牌子’,隨著固定鋼架的老化、鬆動,萬一掉下來砸傷人就危險了。”

  大廈的門衛師傅説,傳呼臺至少於八年前就解散了,由於這幾個字尺寸太大,拆除需要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至今保留著,今後如果哪家單位需要在樓頂懸挂廣告牌,順勢就拆了。當記者問其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時,對方説,“我從來沒有去過樓頂,不知道是不是牢固。”(文/圖本報記者 趙麗莉)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