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西安碑林:“大西安”的守望者與擔當者

國際在線2017-09-04 16:55:56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舒曼):8月27日至31日,“盛世碑林”2017 駐華外交官及CRI全球記者“一帶一路”感知大西安國際傳播周大型採訪考察之旅走進了西安碑林區。這片滋養千年的故土,正如一位時間的老者,守望西安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回顧過去:盛世長安的見證者

駐華外交官與中外記者認真聽碑林石刻的講解(張婭 攝)_fororder_3

駐華外交官與中外記者認真聽碑林石刻的講解(張婭 攝)

  1954年,西安碑林區因“金石寶庫”書法聖地碑林博物館而得名設立。以其漫長的歷史為根基,她擁有十分豐富的文物古跡,見證了古代長安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發展。

  現位於碑林區內的興慶宮公園,建於唐興慶宮遺址之上。興慶宮是唐長安城三大宮殿群之一,是唐玄宗做藩王時期的府邸,也是唐玄宗開元、天寶時代的中國政治中心所在。那時的長安四海昇平,萬方來朝,興慶宮內大型國務活動頻繁,上演了一場又一場外交風雲。

  碑林區是歷代商賈雲集之地,素以商業集中而著稱。早在唐代,位於今轄區東南部的東市,佔地0.92平方公里,是長安城中手工業生産與商業貿易的中心地之一。這裡店舖毗連,商賈雲集,工商業十分發達。可謂“市內貨財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積集”。唐代後期,東市繁榮達到極盛。

  西安孔廟,唐時西元628年始,在尚書省西隅國子監中設立孔廟單祭祀孔子。宋代幾經搬遷,崇寧二年,孔廟、府學最終遷建於“府城之東南隅”即碑林博物館現址,碑林則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如今它們都成為了碑林博物館的一部分。無論是扮演教育角色的孔廟,還是記錄漢字發展史的碑林,他們早已成為盛世文明不可或缺的一角,共同為千年文化驅車策馬,共同捍衛著千年曆史文明。

  不僅如此,在現在的碑林區內還聚集了西安鐘樓、小雁塔、古城墻等數量眾多的文物遺跡,他們都是過往歷史的見證者,見證了盛世長安的歷史發展進程。

  正視現在:振興“大西安”的擔當者

外籍記者在西安創新設計中心觀看3D列印産品(梁明 攝)_fororder_2

中外記者在西安創新設計中心觀看3D列印産品(梁明 攝)

  現在的碑林區,是西安市核心城區。

  西安市碑林區委副書記、區長盧光文表示,作為核心區,碑林區自然要有核心區的擔當。

  作為經濟擔當,碑林區用西安市4.3%的建成區面積,創造了西安市11.9%的GDP,8.5%的財政收入。2016年地區生産總值完成741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5億,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96億,連續九年被評為陜西省城區經濟社會發展“五強區”。毛裡塔尼亞使館政務參贊默克塔爾對此震驚不已。

  作為科技擔當,這片不大的土地上,擁有17所高校、131家科研機構、3萬多名科研人員、1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及6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人才密集,科技成果匯聚,是西安市、陜西省、乃至全國科技人才、科技成果最密集的區域。

  作為文化擔當,碑林區轄區內書院門、德福巷、環大學創新産業帶、陜西動漫産業平臺、環球城國際大馬戲,沉甸甸的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都市氣息融為一體,交相輝映。在碑林環大學創新産業帶和陜西動漫産業平臺,駐華外交官和CRI中外記者感受到了碑林區文化産業發展乘勢而上的豪情壯志。

  盧光文説,在大西安追趕超越的新征程中,碑林區以爭當大西安追趕超越排頭兵為目標,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陜西“五新戰略”和“聚焦369、振興大西安”的奮斗方向,繪出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即:一個目標,建設核心功能彰顯、人民生活幸福的現代化美麗城區;一張名片,打造絲綢之路“迎賓廳”;兩個實現,實現高水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地區生産總值突破千億元;三個新高地,建設傳統商業轉型新高地、建設國家科技創新改革新高地、建設國際歷史文化旅遊新高地。

  可以期待,作為振興“大西安”的擔當者,碑林區將用實力講述“大西安”發展的精彩故事。

  展望未來:文化交流的使者

“盛世碑林”大型文化主題活動之“2017駐華外交官 CRI全球記者‘一帶一路’感知大西安大型文化國際傳播周”大型採訪考察活動啟動(張婭)_fororder_1

 “盛世碑林”大型文化主題活動之“2017駐華外交官 CRI全球記者‘一帶一路’感知大西安大型文化國際傳播周”大型採訪考察之旅活動啟動(張婭)

  文化因不同而精彩,文明因互鑒而進步。

  西安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和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擔負著促進絲路文化交流、文明交融的重任。碑林區作為西安文化的核心區,自然要做好文化交流的使者。

  從“一帶一路”感知大西安活動傳播周就能看出碑林正在踐行自己的使命。書寫漢字發展歷程、見證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碑林博物館,見證古絲綢之路的世界文化遺産小雁塔,被譽為“絲路迎賓廳”的明城墻永寧門,展現中國古代建築智慧的鐘樓等,都讓駐華外交官及CRI外籍記者流連忘返,他們在各項文化體驗活動中,感知西安文化,傳播絲路文明。

  駐華外交官們在感受中國文明、絲路文化的同時,也向碑林區伸出了橄欖枝,稱讚碑林區在文物保護工作方面做出的工作為世界留下了美好的文化財富,希望雙方將來能在文化交流與文物保護方面開展合作。

  從駐華外交官到中外記者,碑林區以一個文化使者的角色,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橋梁。

  作為文化大區,碑林區似乎能做的還有許多。盧光文表示,未來碑林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加強文化建設,努力為推動絲路各國文明互學互鑒、共進共榮,注入更多“西安元素”、貢獻更多“碑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