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西安男子買藥疑遇"導醫" 醫院:醫生"個人行為"

西部網2017-09-05 10:02:40

  買的藥既沒有國家的批准文號,也未見任何中文標識,且購藥費用始終見不到明細單,無奈之下,西安一位丙肝患者日前將西安蓮湖華西醫院舉報了。

  家住西安西郊的石磊磊(化名)2008年查出肝功呈抗體陽性。起初他沒太在意,後來身體總是感到疲乏無力,便決定到醫院檢查一下。今年5月27日,他來到玉祥門附近的西安蓮湖華西醫院檢查,經診斷,他患上了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活動期),隨後他便在該院治療。慢慢他發現有些不對勁兒,因為三次從醫院拿了六盒藥,花了一萬八千元,可藥瓶上沒有一句中文,他要求醫院出示治療費用明細單,想看看這個藥到底是治什麼病的。可要求了幾次都沒看到,他覺得其中肯定有貓膩。“我問護士這藥究竟治啥病,藥名是啥,護士都不知道!”

  石磊磊拿出藥讓記者看,瓶身上沒一句中文,藥的外包裝上也同樣是英文。記者通過谷歌翻譯查看得知,該藥製造地在印度,顏色為日落黃,其中疑似有二氧化鈦和二鹽酸鹽等物質。石磊磊説,每次拿藥他都是在收費處劃卡後,有護士把藥取來給他。對此,西安蓮湖華西醫院院辦負責人李某解釋,患者反映的藥的問題,屬於醫生和護士(導醫)的“個人行為”,是該院一位護士(導醫)的姥爺吃了這個藥覺得不錯,推薦給了患者,至於她姥爺的藥是怎麼來的,還不清楚。李某表示,這件事醫院也是“事出了才知道的”,醫院從沒進過這種藥,涉事的大夫蔣某和護士(導醫)也已向食藥監部門做了筆錄,但他們不便接受採訪。記者始終未見到院方出示石磊磊的治療費用明細單。

  為弄清藥的情況,石磊磊向西安蓮湖區青年路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所進行投訴。昨日(9月4日)上午,所長王天雲告訴記者,目前該所已將此事上報給西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凡進口藥品,必須要有國家食藥監總局的藥品批准文號才行,並且藥品本身必須要有中文標識,不具備這兩項條件的均屬假藥。(記者 潘京)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