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陜人社廳落實五新“戰略”開拓創業創新新局面

國際在線2017-09-05 14:04:29

  陜人社廳落實五新“戰略”開拓創業創新新局面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70905130210_副本

  新聞發佈會現場(王偲瑤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偲瑤):9月5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佈會。陜西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陜西省人社廳廳長馮力軍,陜西省人社廳副廳長李軍參加會議介紹就業創業工作相關情況。

  今年1—7月,陜西全省城鎮新增就業26.5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24%,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0.19億元。同時,2017年上半年,陜西全省參加創業培訓3.72萬人。同時,還對1521名創業成功人員發放一次創業補貼296.3萬元,鼓勵更多人員創業。

  積極培育就業創業新動能 抓好重點群體就業

  馮力軍介紹,今年1—7月,陜西全省城鎮新增就業26.5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24%,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0.19億元,均顯著快於序時進度。

  “我們堅持把高校畢業生等群體作為就業扶持的重點對象,統籌施策,分類幫扶,有力維護了經濟社會穩定。”馮力軍表示,陜西省人社廳以“就業促進、創業引領、基層成長”為著力點,認真實施“能力提升、創業引領、校園精準服務、就業幫扶、權益保護”五大行動,促進供需對接和精準幫扶,認真落實好求職創業補貼、就業見習、托底安置、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建功立業、成長成才等各項政策措施。

  據了解,今年以來,陜西累計舉辦畢業生就業創業系列活動120場,服務22.6萬人次,西安市以及陜西省舉辦各類招聘活動比較密集,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搭建了一個平臺。同時,安排畢業生見習7600人,發放就業見習補貼4657.07萬元,為27163名高校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2716.3萬元。

  馮力軍表示,去産能職工安置和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工作也十分重要。上半年發放穩崗補貼2570.3萬元,陜西全省累計培訓去産能企業職工2.18萬人,累計安置去産能企業職工5.59萬人。開展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對零就業家庭、“4050”人員(4050人員是指處於勞動年齡段中女40歲以上、男50歲以上的,本人就業願望迫切、但因自身就業條件較差、技能單一等原因,難以在勞動力市場競爭就業的勞動者。)等就業困難人員加強政策扶持和就業創業服務,實施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上半年陜西全省登記認定並消除零就業家庭705戶,幫扶800名零就業家庭成員實現就業。

  大力培育創業主體 強力推進就業扶貧

  創業創新是培育新動能、激發新活力、有效帶動就業的關鍵所在。陜西省人社廳以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群體為重點,大力加強創業服務,將就業與創業相結合,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陜西省人社廳將創業培訓補貼標準提高到2000元,鼓勵更多創業培訓機構參與創業培訓,培育壯大創業隊伍,1—6月,陜西全省參加創業培訓3.72萬人。同時,還對1521名創業成功人員發放一次創業補貼296.3萬元,鼓勵更多人員創業。

  同時,突出加強創業孵化。從就業補助資金中新設創業孵化補貼項目,支持引導更多市場主體開展創業孵化。陜西全省累計創建創業孵化基地171個(含國家級3個、省級28個),3萬多個初創企業入駐,並享受低租金或免租金的辦公經營場所以及“一站式”免費創業服務,創業成功企業達11489個,帶動就業23萬餘人。

  陜西省人社廳副廳長李軍介紹,在就業扶貧方面,陜西省人社廳圍繞陜西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到2020年貧困家庭勞動力至少有1人穩定就業的目標,大力實施就業扶貧六項工程,聚焦就業崗位開發,精準幫扶20.33萬名貧困勞動力就業,提前完成今年年度目標任務。

  據了解,陜西省人社廳與陜西省扶貧辦共同組織,將陜西全省各級各類財政供養單位新增和騰退的服務性、輔助性就業崗位開發為公益專崗,要求安排貧困勞動力就業。截至2017年7月底,陜西全省共開發就業扶貧公益專崗46407個,這項工作最近正在進行對接,預計2017年9月底全部完成招聘上崗工作。

  此外,今年以來,陜西與江蘇省對口簽訂省、市、縣三級人社部門勞務協作協議,建立勞務對接機制,精心組織開展扶貧協作系列活動。8月底,兩省共組織40余次勞務協作,共向江蘇省提供貧困勞動力求職信息25000余條,接納就業崗位信息6700余條,組織貧困勞動力赴江蘇就業2400余人。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