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陜西將設誠信典型“紅名單”

三秦都市報2017-09-07 09:01:43

  今後,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近三年無不良信用記錄,且符合相應條件,都有機會被作為誠信典型列入“紅名單”。9月6日,從陜西省信用管理辦公室傳出消息,陜西省試行誠信典型選樹和聯合激勵辦法,鼓勵社會各界對列入“紅名單”的誠信典型進行激勵,其中,鐵路、民航、公交等對誠信典型個人開綠燈,提供多方面便利服務。

  進“紅名單”須三年無不良信用記錄

  誠信典型是指綜合信用優良或者有突出誠信事跡,對提升誠信道德水準、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等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社會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這份由陜西省發改委、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制定的《陜西省誠信典型選樹和聯合激勵辦法(試行)》,用“近三年無不良信用記錄”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進入誠信典型“紅名單”劃定了一道“硬杠杠”。其中規定,自然人近三年無不良信用記錄且符合相關條件之一,有關機關和組織可將其作為誠信典型列入“紅名單”,即:獲得道德模範、優秀青年志願者、陜西好人等稱號;獲得省級以上黨委、政府表彰獎勵;誠信事跡突出被有關機關和組織表彰獎勵;有關機關和組織認為應當樹立為誠信典型的其他情形。

  有關機關和組織對擬列入“紅名單”的誠信典型,公示期限為20個工作日。經公示無異議的,有關機關和組織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將相關誠信典型信息錄入“紅名單”系統,由省人民政府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主管部門通過“信用陜西”網站、省人民政府網站等渠道統一向社會公佈。

  “綠色通道”為“紅名單”開通

  有關機關和組織對列入“紅名單”的誠信典型,應當依法實施激勵措施,即:在辦理行政許可過程中,實施“綠色通道”等便利服務,最大程度精簡辦事程式,減少辦事環節和證明材料,壓縮辦理時限;在實施財政性資金項目安排、招商引資配套優惠政策等各類政府優惠政策中優先考慮;在海關通關、創業培訓、金融扶持、增值電信業務、企業債發行、電力直接交易、社會保險、國有土地供應、稅收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等方面提供便利服務;在公共資源交易、政府購買服務、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經濟活動中,依法依約實行信用加分;在市場主體名錄庫中對誠信典型進行標注,減少日常檢查、專項檢查、隨機抽查比例和頻次;在會展、論壇、銀企對接等活動中重點推介;對誠信典型個人在公派出國、職業培訓、就業服務、政策性保障性住房分配、城市落戶等方面提供便利和優惠等。

  鼓勵社會各界對列入“紅名單”的誠信典型,採取廣泛宣傳、給予貸款利率、財産保費優惠等一系列激勵措施,其中,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體育場館、公園、旅遊景點等文化體育場所,對誠信典型個人提供優先、優惠或其他便利化服務;鐵路、民航、公交等公共交通運輸企業以及共享交通服務機構,對誠信典型個人提供優先、優惠或其他便利化服務等。(記者張維)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