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文化·長安論壇”開幕,國內外藝術家、作家、學者參加主論壇。(記者 楊力 攝)
昨天上午,近千名國內外嘉賓和藝術家以及來自20個國家的青年漢學家齊聚西安,一上午舉行了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邀請展等三大主題活動,拉開了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的大幕。
100多個國家
上千件美術作品亮相
第四屆今日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邀請展在省美博開幕,展覽以“絲路精神·時代丹青”為主題,展出100多個國家1000多名藝術家的上千件作品,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分為國際美術作品展、國內美術作品展、書法篆刻作品展、攝影作品展以及“絲路—東西文化旅程的想像”展五大部分。
現場展出的作品從各個層面展示著文化交融、民心相同,例如一個雕塑作品讓張大千與畢加索相對互望,表達出一種中西方的藝術回眸。據悉,參展的各國藝術家們聚焦絲路精神,著力用藝術之筆努力繪就共同發展的美好畫卷。
“絲路文化·長安論壇”開幕
國內外近300人參加
由文化部、陜西省政府共同主辦,省文化廳、民進陜西省委會承辦,“傳承絲路精神 建設文化陜西”為主題的“絲路文化·長安論壇”開幕。國內外近300位藝術家、作家、學者參加。
開幕式結束後進入主題論壇環節,與會專家進行了“ 絲路遺産與文化陜西”等主題演講。據悉,本屆藝術節期間還將舉行絲綢之路與漢唐文化國際高端論壇,“一帶一路”中哈作家交流研討會等十余場論壇。
二十國青年漢學家
古城“學藝”
2017“青年漢學家研修計劃(西安)”舉行了開班儀式。來自5大洲20個國家的26名青年漢學人才參與其中。
據悉,在為期21天的研修活動中,全體學員將圍繞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國人文與社會研究以及中華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等主題開展其研修交流活動。陜西多名專家學者將結合陜西的歷史文化、地域特色、西部地區文化、經濟發展狀況以及西安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為學員開展專題講座。學員還將分赴陜西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等文化機構開展考察實踐。 (首席記者 陳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