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孩子幼升小 不適應難壞家長

三秦都市報2017-09-08 13:15:04

  開學一週了,“豆丁”們背上書包,正式成為小學生,記者也在不少小學校門口發現,清晨,有不少孩子哭著喊著拽著父母衣角,拒絕去學校,家長連哄帶騙拖著才進門。孩子這邊擰頭揮手,一副“可憐樣”,家長那邊依依不捨掉著淚,類似這種“開學苦情大戲”阻隔了幼升小兩個學段。那麼,作為幼升小新一年級家長,需要做哪些準備?如何幫助孩子度過“斷奶期”,實現這兩個學段的順利“接軌”?本期,三秦都市報記者特邀名校專家來告訴你。

  問題一

  孩子哭著不上學 寶媽怎麼辦?

  支招:鼓勵提前體驗學校生活

  小豆丁的媽媽説,兒子今年剛上小學,但他總是很緊張,只要跟他提到上學的事,就一直哭。

  西一路小學黨政辦公室副主任黃暉介紹,6月份,學校會組織一年級老師去周邊幼兒園大班進行指導,提前進行幼升小輔導,還會定期邀請幼兒園的小朋友進入學校,感受小學氛圍。

  她強調,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妨放開手,以夥伴的身份多鼓勵孩子體驗各種小學生活,避免他們的依賴性。作為學校,也會開展幫扶活動,由五年級的同學陪伴新生,熟悉環境。另外,黃副主任推薦孩子回家可以多畫點我眼中的校園,增添興趣,也可增強和家長的互動性,同時減少對新環境的恐懼心理。

  問題二

  吃飯要喂 書包要家長整理

  支招:讓孩子獨立完成事情

  壯壯爸爸向記者表示,兒子今年一年級,自理能力比較差,繫鞋帶和穿衣服都不太會。現在,每天回家吃飯還要奶奶喂。如果訓他幾次會好一些,但過幾天又恢復原樣了。

  西安市實驗小學教導處主任劉剛説,樹立規矩,明確規矩有哪些,制訂適當的獎懲措施,並嚴格落實。如晚上睡覺前刷牙,做到了就積分,積夠一定分數,滿足一個合適的願望,添一支喜歡的鉛筆等;做不到就要罰,如不能看喜歡的節目;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認為,家長總擔心孩子這也幹不好,那也幹不了,一是呵護的心思太重,二是自私嫌麻煩。所以,一定要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錯了也要不斷正面引導鼓勵;注重語言激勵,家長的肯定和表揚,力量遠大於批評和斥責。

  問題三

  寵慣了 到學校容易發脾氣

  支招:教孩子學會分享

  強強爺爺説,孫子個性比較強,剛入校這幾天,也會偶爾和同學起衝突,爭著搶著玩玩具,在家大人都讓著他,習慣了,可是在學校,就會與別的同學起衝突。

  新城區長纓路小學校長董寧建議,家長應該教會孩子幾個關鍵詞。“分享”:比如和姐姐一起看電視的時候,要看哪個動畫片,應該兩個人一起商量,要麼輪流看,要麼一起看。“合作”:可以試著讓孫子主動邀請同學來做一件事情等。相信通過長期的磨煉,孩子的規則意識和責任意識會得到增長。

  另外,董寧介紹,開學季學校會有傳統規範的系列活動,例如:愛在長小,健康成長。就是為了幫助孩子消除個人情緒,積極迅速融入新的大家庭中,和同學、老師增強親密感。 (記者 農思思)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