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陜西省成立全國首家林麝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陜西日報2017-09-11 11:27:47

  9月8日,陜西林麝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西安成立,標誌著我省林麝技術研發全面進入産學研相結合的新階段,為今後陜西乃至全國林麝産業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據悉,該聯盟為全國首家。

  秦巴山區是我國林麝主要分佈區,所産麝香被稱為“秦香”,以“産量高、品質優”的特點享譽海內外。1958年,安康市鎮坪縣養麝試驗場響應國務院珍稀中藥材“野生變家養”的號召,對9隻野生林麝進行馴化飼養,開創了我國人工養麝的先河。

  近年來,寶雞市鳳縣把林麝養殖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採取“公司+農戶”的方式,配套優惠政策,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周邊各市、縣紛紛加入林麝養殖行業,全省呈現出規模化的發展勢頭,並吸引了四川逢春、漳州片仔癀、北京同仁堂等著名藥企來陜建廠,初步形成了“養麝—泌香—醫藥集團”的産業鏈,為全國林麝産業發展樹起一面旗幟。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人工養殖林麝涉及寶雞、漢中、安康、商洛、渭南5市14個縣,存欄數量14988隻,養殖數量和麝香産量均佔全國70%以上,成為全球人工圈養林麝最大的地區。

  為推動林麝産業發展,省林業廳將其列為“十三五”林業重點發展産業之一,成立專門機構,編制了《陜西省林麝産業發展規劃(2016-2030)》,以秦嶺、巴山和關山三大區域為重點,自西向東,逐步發展,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去年年底,陜西省林業廳、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等9個廳局聯合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林麝繁育養殖産業的指導意見》,為今後我省林麝産業規範化、規模化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今年6月,我省在寧陜縣首次開展林麝野化放歸活動,成功開啟了人工養殖反哺野外種群的新階段,被國家林業局稱為世界拯救復壯林麝野生種群、促進基因交流的新探索、新嘗試。

  據悉,陜西林麝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由省林麝保護繁育中心、省動物研究所發起,共有省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物管理站、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西北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省珍稀野生動物搶救飼養研究中心、寶雞市林麝工程技術中心等26家成員單位。(記者 王永鋒)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