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寶雞:股份農業扶貧走出新路子

三秦都市報2017-09-12 13:54:53

  8月下旬,三秦都市報記者在寶雞市採訪時,耳聞目睹股份農業扶貧喜人成績。兩年脫貧5600余戶,佔參與股份農業脫貧總戶數的5成半。2015年以來,寶雞市針對大部分貧困戶無資金、無技術、無門路的實際,組織9900余戶貧困戶以土地入股、資金參股的形式,發展多種産業,走出了一條股份農業扶貧的新路子。

  股份農業扶貧辦大事。扶持組織9900多貧困戶土地入股、資金參股優質項目優質企業,佔全市2016年核定貧困戶總數9.8萬戶的1成多。扶貧資金入股到飛天乳業、和氏集團和陜西綠能牧業三家乳業企業的1243個貧困戶,除了有股金兜底收入外,部分貧困戶還靠在企業打工賺錢、開展種養等産業增加收入,多半兩年就實現脫貧。

  促成優質項目、優質企業與貧困戶“結對子”。企業家愛心善舉讓利於貧困戶,貧困戶兜底分紅無風險,收入穩定,一兩年就能脫貧。隴縣曹家灣鎮流渠村土地入股種烤煙成功後,吸引周邊13個村的農戶土地入股,建成7300畝的烤煙基地,農戶年分得每畝700元的保底股份收入,還有30至300元的股份分紅,本村和周邊入股的120戶貧困戶全部在當年脫貧。

  股份農業扶貧是一種新模式。以經濟利益為紐帶,以各方自願為原則,以土地資源、扶貧資金為股金,以優質項目、優質企業為載體,以興農脫貧致富為目標,實現了政府、貧困戶與項目企業的最佳連接,實現了貧困戶與優質項目優質企業的最佳組合,實現了土地資産和扶貧資金的最佳效益,實現了股份農業與脫貧攻堅相互促進的最佳效果。

  股份農業扶貧新模式解決了發展股份農業的土地資金難題,給優質項目和優質企業帶來了“及時雨”;解決了貧困戶連年獲得穩定增長收入難題,給貧困戶栽下“搖錢樹”;解決了扶貧資金保值增值難題,給集體經濟打造“聚寶盆”,展示出股份農業扶貧模式的魅力,具有普遍的推廣意義。 (吳武剛邵林喜記者程風)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