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李妍):秦嶺山腹地天氣多變,霧鎖山間,神秘而縹緲。在因大熊貓而極負盛名的陜西省佛坪縣西岔河鎮銀廠溝村,中央網信辦駐村第一書記李冬已經來了半年多,早已習慣此地生活的他早早忙活起來,他要去貧困戶78歲申彥清的家裏實地走訪,爭取提前完成脫貧任務。
在佛坪縣35個貧困村裏,像李冬這樣的駐村第一書記比比皆是,正是因為推廣“黨支部+扶貧互助合作社+黨員幹部+貧困戶”模式,註冊成立了扶貧互助合作社,實現加入村級扶貧互助合作社全覆蓋,幫助貧困戶增收,産業扶貧初見成效。
精準嚴實 苦幹實幫農戶受益
李冬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張勇 攝)
2017年3月初,李冬受中央網信辦選派擔任銀廠溝村第一書記。銀廠溝村共有103戶373人,勞動力194人,因其地理位置偏遠、人均耕地面積少、發展落後被劃分到貧困村的行列。
李冬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後,立刻深入開展扶貧對象核實和數據清洗,入戶核查覆蓋全部農戶,通過宣傳告知、信息摸底、入戶核實等確定銀廠溝村2017年扶貧對象11戶17人,整合駐村包扶“四支力量”,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每天簽到並公示去向。
李冬展示其手機上面的貧困戶分佈圖(李妍 攝)
“我們根據貧困戶的類別、居住狀況、地理位置,製作了貧困戶分佈圖。”李冬告訴國際在線陜西頻道,通過詳細標注貧困戶分佈狀況,準確標識貧困戶住址,更好地因戶幫扶,為各級進村入戶調研提供依據。
中央網信辦利用項目帶動基礎設施穩步推進(李妍 攝)
據了解,銀廠溝村屬於中央網信辦的定點包扶村,利用項目帶動基礎設施穩步推進。目前已經完成村級道路拓寬改造2.8公里、入戶道路硬化260米、河堤修復500米、新建旅遊公廁1座、人飲工程修復完善。“我們目前正在新建金洞子道路,將於年底前完成8.45公里道路新建硬化任務。”李冬同時表示,村旅遊接待中心和村牌樓建設工程已完成徵地工作,將於近期動工,計劃于年底前完成。幫助部分符合條件貧困戶開展土坯房拆除重建,改善貧困群眾住房條件。
“造血”脫貧 産業扶貧織起致富路
銀廠溝村共有林地6319.5畝,林地資源十分豐富。野山棕是秦嶺山中的常見林木,山棕常年生長在海拔1200米左右無污染的大山深處,其本身擁有防潮濕、耐腐蝕、不生蟲、韌性強的特點,獨特的資源條件和地域環境造就了山棕優良的品質。山棕資源無法進行深加工是困擾當地村民增收的一個問題,在村民增收鏈中的貢獻率十分低下。
綠葉仙棕山棕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鑫在進行仙棕的晾曬除塵(李妍 攝)
李鑫是佛坪縣西岔河鎮銀廠溝村的綠葉仙棕山棕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我是東北人,外出打工認識我丈夫姜東。一次偶然機會發現棕墊銷路不錯,綠色環保又前景,想到家鄉也有山棕,就學習技術回鄉創業。”李鑫説。2014年底,李鑫夫妻倆用打工積攢的20多萬元,購買設備、原材料等,動員鄉親們加入並教授技術,在自家的農家院掛牌成立了“綠葉仙棕”山棕專業合作社。
原來山坡上本不起眼的棕林,成了消費者搶手的香餑餑。“我們利用比較成熟的加工編制技術,引進開發十多個品種,有蒲團,帽子等産品。”李鑫説。
據了解,該合作社動員有意願的貧困戶加入,以資金入股的形式加入,實現加入村級扶貧互助合作社全覆蓋,採取直接參與發展或代管代養等形式,幫助貧困戶增收。“我們這裡目前有8名貧困戶村民再這裡做工,無風險、增收入,村民也可以把原材料帶回家工作。”李鑫介紹到。
為了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該合作社對全鎮貧困戶進行系列生態産品工藝技術免費培訓,提供原材料分散加工,産品或半成品計件回收的形式讓貧困戶既獲得穩定收入又不承擔任何風險與損失。
“中央網信辦大力支持我們的産業扶貧項目,為我們創業擔保30萬元貸款,使我們從家庭小作坊轉變為産業化生産。”李鑫激動地説到。目前該合作社月生産量是200床棕墊,引進新機器後能夠達到一天20到30床棕墊。
扶貧啟智 要扶得出 穩得住
作為一名網信工作者,李冬總是把這句話挂在嘴邊,“扶貧,不僅要在經濟上給予幫扶,還要在教育、思想上給予幫扶,讓村民徹底脫貧。”
佛坪學子“行萬里路”遊學活動(李冬 供圖)
中央網信辦國際合作局黨支部于8月上旬聯合滬江教育公司黨委、中青旅聯科黨支部和銀廠溝村黨支部,開展面向佛坪縣中小學生的活動,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黨建共建引領扶貧啟智”為主題。 “我們這次活動是從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中選擇24名學生,小學、初中、高中各8名,隨行教師6名,共30人一起參加,我是帶隊人。”李冬説。
據了解,本次活動是由中央網信辦國際合作局黨支部搭建黨建共建平臺,“讀萬卷書”活動是由滬江教育黨支部負責,提供網絡教育資源,通過互聯網開設藝術課堂,開展師生培訓,讓學生在思想上得到洗禮;“行萬里路”活動是由中青旅聯科黨支部負責,去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參觀北京天安門、國家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世博會博物館和世界互聯網大會會址等教育場所。“我們想通過遊學活動引導貧困學子學網懂網用網,激發學習興趣和生活熱情,培養愛黨愛國情懷,能夠開闊見識,扶貧扶智一個也不能少。”李冬説。
據悉,中央網信辦機關黨委資助銀廠溝村黨支部彩電、電腦、印表機等黨建扶貧設備,幫助村支部黨員更好地參與陜西省黨員幹部遠程教育課程、開展扶貧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