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編辦副主任史豐有(右)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提升陜西營商環境的具體工作情況(王夢凡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夢凡):9月22日,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從第十八場“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 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落實‘五新’戰略任務 譜寫陜西追趕超越發展新篇章”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上獲悉,2017年至今,陜西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陜西省編辦)緊扣“五新”戰略任務,主動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提升陜西營商環境各項工作並取得實效。
“放管服”改革是陜西省政府近年來規劃佈局實現“追趕超越”的一項主要工作,目的是要為陜西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據了解,陜西省編辦在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過程中,啟動了全面提升優化營商環境、全面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持續深化“減證便民”、探索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全面實施縣域營商環境監測工作、加快建設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平臺六個行動計劃,大幅度減少了陜西省行政審批事項,規範行政審批行為,建立了陜西省政府權責清單,促進政府部門依法用權履職,加強了市場監管,促進政府職能轉變,還注重優化公共服務,使廣大群眾和市場主體能夠更多的感受到改革的成果。
陜西省編辦副主任史豐有介紹稱,“放管服”改革的主要成果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激發了市場活力。2017年前8個月,全陜西省新登記市場主體34.77萬戶,同比增長35.62%。其中企業9.85萬戶,同比增長36.59%。二是優化了公共服務。據陜西省委改革辦專項督察問卷顯示,86%的受訪者對陜西省簡政放權改革表示滿意,74%的企業認為與改革前相比,審批事項減少了,辦事效率提高了。三是促進了職能轉變。行政審批事項大幅減少後,各級政府的職能和工作方式正在由審批型向監管型、服務型轉變,進一步強化了政府在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方面的職能,促進了各級政府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上來。
史豐有指出,“放管服”改革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是直接聯繫的,2017年以來,陜西省政府特別關注營商環境的優化和提升,為打造國際化、法制化、高效化、便捷化的營商環境採取了多項措施,要從問題導向的角度來優化營商環境,“凡是客商及群眾的訴求,都是營商環境建設應該著力重視的工作。”史豐有如是説。
下一步,陜西省編辦將繼續貫徹落實“五新”戰略,紮實推進深化“放管服”改革,緊盯陜西省政府確定的55項重點改革任務,持之以恒地把“放管服”改革向縱深推進。想方設法的為陜西建設國際化營商環境做出實際努力,助力陜西省“追趕超越”發展,再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