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市市民文化中心正式開館(李妍 攝)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李妍):9月30日上午,咸陽市市民文化中心(以下簡稱“市民文化中心”)正式開館,舉行首個開放日活動。陜西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呼燕,陜西省文化廳副廳長唐利如參加了此次活動。
投資17億元 打造咸陽文化新地標
市民文化中心位於大西安(咸陽)文體功能區鹹北大道以西,北垣一路以北,佔地約428畝,是咸陽市委、市政府文化惠民的標誌性工程。
2013年2月25日,咸陽市市民文化中心集中開工儀式舉行。2014年3月16日,主體工程開工建設。
咸陽市市民文化中心正式開館(沈珊 供圖)
市民文化中心項目包含文化廣場、文化場館、文化公園、文化産業園四個功能區分兩期實施,一期工程包括文化場館、文化廣場和文化公園,總建築面積約15.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7億元,是咸陽最大的民生工程,對完善城市功能,帶動大西安(咸陽)文化體育功能區開發建設,推動西鹹國際化大都市進程具有重要意義。文化廣場為文化場館的室外活動區域,也是大西安(咸陽)文化體育功能區第一個應急避難場所。
據了解,文化場館包括科學技術館、圖書館、檔案館、泰迪家博物館、群藝非遺館、規劃展覽館、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和大劇院,是目前西北乃至全國文化場館最為集中且功能搭配最為合理的文化聚集地,其中時代建築理念、形態元素設計、現代建築技術應用、文化集群功能配套等方面在全國都遙遙領先。
市民文化中心建設歷經五年,投資近17億元,是咸陽市投資最大的民生項目。“八大場館、一大劇院”讓公共服務有了新陣地,孩子們學習有了新場地,廣大市民休閒有了好去處。首個開放日是提升服務的新起點。
據悉,咸陽市市民文化中心由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設計總體構思從“勾連圍合”進行解讀,用“行合趨同”進行表述,通過“合而不同”表達文化建築的特殊需求,並通過對“秦咸陽宮一號宮殿”的解析,形成橫向疏密關係。設計形態以咸陽大劇院為中心,周圍佈置不同的場館,打造有分有合,總體統一的格局。
“三大工程”帶動文體功能區提速 助力城市發展
參加此次活動的領導參觀各個場館(沈珊 供圖)
市民文化中心、已經蓄水的雙照湖和即將建成的奧體中心是咸陽重點打造的“三大工程”,讓咸陽公共服務更優化、城市更美麗、市民生活更多彩,是發展工程,帶動了大西安(咸陽)文體功能區的提速發展,讓“三城兩帶”城市空間結構從藍圖變現實。
據悉,市民文化中心將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每一個來到這裡的群眾和遊客有所收穫。今年年底即將建成的奧體中心,各項設施將會加速完善,綠化美化將會形成景觀,這裡將以更加優美的環境迎接陜西省第十六屆運動會。
咸陽市市委書記岳亮宣佈首個開放日活動正式開始,同時他表示咸陽是一座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歷史厚度與文化溫度相得益彰的神奇城市。進入新的歷史階段,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立足於建設富強人文健康新咸陽,大視野大手筆規劃建設市民文化中心。經過4年多的努力,一座特色鮮明、現代時尚、充滿活力的文化藝術聖殿呈現在世人面前。“這一重大項目的建成開放,是全市文化事業發展進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必將對提升城市品位、增進群眾福祉、推動大西安建設,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據悉,從10月1日起,所有場館每天上午9:30—下午16:30對市民免費開放。為方便群眾前往市民文化中心,咸陽市專門開通了51路、52路兩條新公交路線,兩路公交線路均實行一元一票制,27日開通運營。51路從咸陽市火車西站到市民文化中心,52路從世紀大道大秦六國苑-空港花園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