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夜間買藥難 “無人藥店”距市民還有多遠

三秦都市報2017-10-11 09:17:07

  市民刁女士反映,女兒10月6日淩晨發高燒,她到“24小時藥店”買退熱栓,結果藥店全部關門,到醫院挂急診才買到一盒藥,如果有“無人藥店”就方便了。

  夜間買藥難

  昨日上午,針對刁女士反映的情況,三秦都市報記者先後走訪了和平路、大差市、北大街、端履門等地多家藥店和醫藥超市,夜間基本上都不營業,每天下班最早的是20:00,最遲的是22:30。一家門頭上挂著“24小時營業”燈箱的藥店工作人員説,他們只是夜間有人值班,但不一定24小時開門營業,一方面擔心不安全,另一方面是支出成本高,也沒多少顧客。

  北大街一家醫藥超市工作人員説,他們對於市民夜間購藥需求也曾考慮過,最終沒有實施的原因是,他們店面周邊醫院較多,夜間急診患者都會選擇去醫院,客流少,營業額有限;開通夜間服務需要增加工作人員,一個人一個月的工資加保險將近3000元,加上電費等,成本增加了。目前,機器人“藥師”幫助人們自助購藥的情況已經在銅川出現,在智慧化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無人藥店”或將成為趨勢,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部分市民的需求。

  用藥安全最重要

  據銅川市政府官方網站信息稱,8月28日,銅川新區一家藥店引進的機器人“藥師小喬”可以對兒童疾病、婦科疾病、胃腸疾病等10種疾病和多發疾病進行用藥諮詢,顧客和機器人直接進行語音對話,説出自己的症狀和疾病,説完後即可得到機器人的反饋。顧客也可選擇手動模式,根據語音提示操作得到用藥方案,同時,機器人會繼續介紹每種藥的治療作用,且機器人與人並行工作。

  對此,西安一家大型藥店負責人説,這家引入機器人藥師的藥店,可以説是“無人藥店”的雛形,但藥品不同於普通商品,用藥安全關係到患者的生命。2012年,國家政策規定每家藥店必須有2名以上執業藥師,2015年新開藥店具備2名以上執業藥師後方可註冊,所以開藥店的門檻很高。這就意味著“無人藥店”要比普通的“無人超市”要求高得多,風險大得多。

  期待“無人藥店”出現

  該負責人説,因為眾多患者及其家屬絕大多數情況下不知道適合吃什麼藥。但也不能武斷地拒絕科技的發展,如果有強大的科技力量支撐,“無人藥店”將不會離市民很遙遠。

  採訪過程中,市民高先生説,機器人在藥店賣藥,其中牽扯的法律問題由誰解決?這裡面的問題比無證行醫還複雜,藥店的藥師可不比超市的營業員,藥店的藥也不比超市的商品,弄不好如同“草菅人命”。

  市民杜女士説,只要方便老百姓的事情,都是好事情。發展“無人藥店”的思維是好的,能解決市民常見病的夜間用藥,但用藥畢竟是人命關天的事,應當以執業藥師為主,機器人為輔,期待“無人藥店”儘快出現。(本報記者 趙麗莉) 

—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