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西北五省大型原創展覽《長安絲路東西風》10月17日亮相陜歷博

國際在線2017-10-11 16:18:45

  活動_fororder_1

  虎形圓金牌,戰國(西元前475—前221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藏(陜西歷史博物館 供圖)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楊舒曼):10月11日,由甘肅省博物館、寧夏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等12家博物館參展的原創特展《長安絲路東西風》新聞發佈會在陜西歷史博物館舉行。據悉,該展覽由陜西省文物局主辦、陜西歷史博物館承辦,將於2017年10月17日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第五展廳開幕。

  據了解,《長安絲路東西風》展通過文化遺産展現漢唐中國以首都長安——絲路起點為代表的中華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歷程,闡釋其開放性、融合性、先進性。本次展覽分為“鑿空西域”“佛陀東來”“長安胡風”三部分,精選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五省(區)反映漢唐時期東西文化交流的代表性文物珍品140件,將文物與文化遺産圖片相結合,以東西文化交流為線索,聚焦長安,全方位呈現漢唐長安作為世界東方文明之都。

  “鑿空西域”單元展,反映漢代開通絲路後,中央王朝對西域的經營,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流;“佛陀東來”單元展,反映南北朝時期,佛教傳入中土,兩次中國化,于唐代形成的宗教信仰體系,以及創造出的符合中國人審美理想的輝煌的佛教藝術;“長安胡風”單元展,反映經海陸絲路而來的外來文明與中華文明在唐都長安匯聚、融合、昇華,形成了超越性的世界文明,以及這些文明成果又通過絲綢之路遠播世界各地的盛況。

  陜西歷史博物館楊效俊博士表示,“絲路”類型展覽在全國已舉辦50余次,普遍以“古絲綢之路”路線為基調進行文物展示,《長安絲路東西風》則另辟蹊徑,接地氣地展示絲路僧侶、使者、胡商的生活方式為基調,再現東西方商貿、文化聚集在古絲綢之路長安的盛景。

  此外,秉承習近平總書記“讓文化遺産都活起來”的理念,本展覽在形式設計方面尋找絲路主題的創新表達,採用互動、觀眾參與的方式促進觀眾對絲路文化遺産和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通過多媒體互動參與、聆聽絲路、講述張騫出使西域、玄奘取經、長安佛教祖庭三個重要故事的短片等方式,讓觀眾獲得身臨其境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