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食藥監“飛檢”食品生産企業。
中秋節過後,不少人可能注意到,商場超市貨架上的月餅好像一夜之間就消失了。市民不禁要問:“這些沒有賣完的月餅都去哪了?沒有賣出的月餅廠家是如何處理的?”10月11日,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管局的執法人員直奔食品生産經營企業,對企業進行不打招呼的飛行檢查。
據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執法人員介紹,由於月餅屬於節令食品,相對來説保質期比較短。一般廠家在中秋節前後幾天為了追求銷量,會對産品進行低價處理。如果沒有銷售完就由經銷商退回廠家,廠家收到退回的月餅後多數拆掉包裝打碎作為飼料銷售或贈給養殖場。
而對於一些消費者擔心的沒賣完的月餅被商家回收,製成“陳餡糕點”“陳餡月餅”出售等問題,執法人員表示,監管部門將嚴厲打擊“使用回收食品或原料生産食品”作為防範重點,在節前省食藥局就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各級監管部門加強對企業的突擊檢查和抽查。
執法人員介紹説,一旦食品生産企業有使用回收食品或原料生産月餅這樣的違法行為,按《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將對處以最少五萬元罰款,貨值超過一萬元的,處以貨值金額的10倍以上20倍以下罰款,直至吊銷生産許可證,處罰相當嚴厲。食品生産企業這樣做得不償失。從當天檢查情況來看,食品生産經營企業認真執法相關法律法規,及時對沒有銷售完的月餅進行了銷毀處理,沒有發現回收月餅“陳餡糕點”等問題。
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執法人員表示,今後將進一步加大對食品生産經營企業的監管力度,加強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和集中整治,嚴厲打擊制假售假、非法添加等不法行為,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如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可及時撥打12331投訴舉報電話或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反映。(記者 熊惠玲 通訊員 張偉峰 張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