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運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郝昭是陜西本地人,以前一直在廣州創業。今年,看到西安的創業環境越來越好,就從廣州回到西安創業。“在西安創業期間,我感到了很多實惠及便利,我對回西安創業很有信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公司發展很快,現已經有80名員工,並且已經拿到了一些投資,年底公司員工將達到200人。我希望那些想創業的同鄉夥伴們,也能早日返回西安。夢回長安,一起來創業!”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郝昭希望通過媒體,呼喚更多的人來西安創業。
創業者感受是我市創業環境持續向好的直觀體驗,而背後的原因則是我市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做出的不懈努力。今年以來,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每月到駐市科研院所、高校或眾創機構與創業者進行面對面交流;市長上官吉慶多次到科研院所、高校協調解決相關問題,其他市級領導也積極參加“創業西安行”活動。通過解讀創業政策,聽取創業者意見,分享創業者心路歷程,消除政府服務的“盲點”,今年以來,全市共組織眾創空間為主的各類活動達53場,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激發了城市活力。
西安市的創業載體建設也成效顯著,截至9月底,全市累計建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小企業創業基地等各類眾創載體342家,載體總面積達1079萬平方米,年度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中科院光機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批國家第二批“雙創”示範基地。目前,全市眾創載體固定資産投入187.29億元;累計入孵企業9251家,企業總人數56276人,入孵企業累計融資19.79億元。
而且一批創意街區、智慧街區、科技街區、宜居社區、特色社區也如雨後春筍般涌現。高新區引進百度互聯網+創業中心、Plug and Play等知名眾創空間,建設的創業咖啡特色街區已經開街;經開區創業大街也是一個創業綜合體,可為青年創業者和城市創新者營造集工作、居住、學習、社交、健身、休閒、娛樂等多功能于一體的“24小時創新創業生態圈”。曲江新區探索“雙創”工作與公租房融合發展試點, 佈局建設的369互聯網創新創業基地,採取“樓下辦公,樓上住宿”的模式;長安區建成的“長安雙創中心”,是集科研成果轉化、知識産權交易、大學生創業就業服務於一體的高標準創新創業基地,目前已吸引阿裡巴巴(西安)創新中心、百度(西安)創新中心和豬八戒互聯網産業園等項目入駐。
同時,西安市根據西安高校院所眾多的特點,鼓勵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曲江校區毗鄰的熱工院、公路設計院,與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大學毗鄰的20研究所,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文理學院毗鄰的618研究所、210研究所等區塊,以整合大學、院所資源為主線,本地拓展、就地發展,實現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融合聯動,以“區塊整合+科教資源”模式,打造了一批沒有圍墻的創新創業院區、校區、園區。
今年,西安市還積極開展打造“創業西安”品牌活動,大力開展創業西安行、導師大咖秀、雙創活動周、金牌訓練營、天使投資會等活動,設立西安創業節、絲路創咖節、大學生藝術節、文旅科創嘉年華等創業節日,組織開展各類創業輔導與實訓、經驗交流分享、項目路演、創業社交等面對面社群活動。今年9月中旬,第三屆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成功舉辦;11月我市還將舉辦“2017西安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屆時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硬科技”領域代表和阿裡巴巴、華為等中國科技企業領軍人物將齊聚西安,共繪西安“硬科技”發展藍圖。預計,今年全市將開展各類創業創新活動2000余場次,提升西安的創業創新氛圍。(楊斌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