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按照國家統計局要求,從2014年開始連續三年對陜西網購用戶網購行為進行抽樣監測調查。調查顯示,75.3%的網購用戶認為網購的商品品質參差不齊。
城鄉居民網購商品類別側重不同
調查顯示,大部分網購消費者是20-49歲的人群。
調查發現,城鄉居民網購的總體差異不是很大,但網購商品類別側重點不同,特別是服裝鞋帽和家用紡織品類在城鄉居民網購總額中佔有最大份額。
城鎮居民側重於服裝鞋帽和家用紡織品、家用電器、餐飲旅遊和住宿等,這三類商品網購金額佔比每年均在一半以上。另外,城鎮居民的手機和手機配件、飛機票和火車票、傢具和個人護理用品等消費在網購總額也佔有相當份額,其佔比均在5%左右。農村居民主要側重於服裝鞋帽和家用紡織品,僅這類商品網購金額佔比近五成。其次在個人護理用品和飛機票、火車票等商品消費在網購金額也佔有一定份額,其佔比都超過5%。
因網購減少外出購物次數
男性人數佔八成左右
調查顯示,近八成以上用戶因網購而減少外出購物次數,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電子商務對線下實體商貿的衝擊和對網購用戶消費習慣的影響。主要有以下五類人群因網購減少外出購物次數:
一是城鎮居民網購用戶人群。調查顯示,城鎮居民減少外出購物次數的人數佔到近八成,而農村居民佔到六成左右。
二是男性網購用戶人群。男性減少外出購物次數的人數佔到八成左右,而女性佔到七成多。
三是高學歷用戶人群。網購減少外出購物次數的人數中受教育程度越高,佔比也相應提高。因網購減少外出購物次數的人數比例最高為高學歷人群,每年都佔到八成以上近九成,而低學歷人群因網購減少外出購物次數的人數比例僅佔六成左右,均為當年最低。
四是有穩定職業人群。在受訪者中,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因網購減少外出購物次數的人數比例最高,佔到近九成,而因網購減少外出購物次數人數比例相對最低的職業都是待業人員,佔比七成以下,高出二成左右。
五是收入較高人群。在受訪者中,當年最高收入者因網購減少外出購物次數的人數佔比九成左右。
52.3%網購用戶認為存在虛假宣傳現象
調查顯示,雖然86.0%的用戶表示網購體驗滿意,但是網購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75.3%的網購用戶認為網購的商品品質參差不齊。個別網店存在以次充好,甚至是銷售假貨的行為。
52.3%的網購用戶認為一些網購商品(服務)存在虛假宣傳現象。43.5%的網購用戶認為缺乏線下體驗,消費者難以全面掌握商品實際情況。28.0%的網購用戶認為售後服務沒有保證,退換貨仍有一定難度。28.0%的網購用戶認為網上支付存在一定風險。
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表示,為促進和完善網購健康快速有序發展,建議從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戰略出發,將網購經濟模式納入商業銷售渠道,建立相關法律法規,規範網購平臺,健全和完善品質監督、虛假廣告、網絡安全、售後保障、用戶體驗等體制機制。 (記者 毛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