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脫貧攻堅扶貧扶志推進會在安康召開。
安康市委主要領導到旬陽調研新民風建設工作。
安康市政府主要領導調研新民風助推脫貧攻堅工作。
旬陽縣白柳鎮白柳社區召開道德評議會。
安康市通過多種形式宣傳新民風建設。
各縣區舉行集體升學禮,春風化雨、移風易俗。
旬陽縣道德評議轉化典型、貧困戶周開勤,在幫扶幹部的指導下學習蔬菜種植技術。
9月6日,全省脫貧攻堅扶貧扶志現場推進會在安康市旬陽縣召開,來自全省近300名參會代表深入旬陽縣金寨鎮寨河社區、神河鎮金河口社區、呂河鎮江店社區等地觀摩扶貧扶志示範點,現場參觀、了解安康市開展的以“誠孝儉勤和”為核心的新民風建設以及旬陽縣探索創新的道德評議制度。
省委副書記毛萬春在講話中説:“扶貧先扶志。要學好用活安康新民風建設等經驗,消除一些貧困群眾‘習慣窮’‘爭當窮’‘無奈窮’等思想頑疾,持續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今年以來,安康市把脫貧攻堅與扶智扶志相結合,把整治陋習、培育良俗作為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的重要舉措,市委制定出臺了《關於大力推進新民風建設的實施意見》和7個配套《實施方案》,推進移風易俗,淳化善化民風,推動脫貧攻堅,取得一定成效。
轉觀念,強化教育引導
“風成于上,俗化于下”。善化民風教育為重,安康市充分發揮宣傳引領在敦德教化、成風化人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強“精神扶貧”,通過立志氣、扶思想、強觀念、樹信心,幫助貧困群眾樹立起擺脫困境的鬥志和勇氣,改變極少數貧困群眾等、靠、要的懶漢思維,激發貧困群眾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
他們通過開展理論宣講,立脫貧志氣。組建脫貧攻堅理論宣講團,以“專家講理論、幹部講政策、群眾講故事”為主要形式,全方位、多角度、面對面深入開展脫貧攻堅理論闡釋、政策宣講、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宣講,讓擺脫貧困的群眾現身説法,與貧困群眾分享樹立脫貧志向,堅定脫貧信心。全市開展集中示範宣講活動600余場次,受眾30余萬人次。開展新聞宣傳,樹脫貧典型。他們在各級新聞單位的黃金時段、重要版面開設“新民風建設”“脫貧攻堅扶貧扶志”專題、專欄,全面宣傳報道社會各界開展新民風建設的生動局面,廣泛宣傳拒絕“等靠要”、勤勞能致富的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人物,幫助廣大貧困戶樹立脫貧信心,激勵帶動貧困群眾苦幹實幹奮力脫貧。加大對脫貧攻堅中負面典型及不正之風的輿論監督,鞭打醜惡現象,引導貧困群眾正視困難、轉變觀念,提振脫貧精氣神。開展社會宣傳,布脫貧環境。安康充分利用戶外廣告牌、LED顯示屏、宣傳欄等各種載體和媒介,開展新民風公益宣傳,扶貧扶志公益廣告宣傳,推出了一批導向鮮明、富有內涵、感染力強、出新出彩的新民風建設公益廣告,把“誠、孝、儉、勤、和”新民風核心內涵和脫貧攻堅傳導給群眾。開展文藝宣傳,強脫貧信心。強化精神鼓舞,組織文藝工作者精心創作、編排一批提振精氣神、弘揚真善美的新民風扶貧扶志文藝作品,深入鎮村、社區開展巡迴展演,讓群眾寓教于樂、産生共鳴,調動貧困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樹立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正確觀念。通過各種載體的宣傳教育,讓新民風建設和脫貧攻堅深入人心,群眾觀念得到進一步轉變。
立規矩,健全“一約四會”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安康將新民風建設納入村規民約,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村民自治組織並切實發揮作用,並把制定“一約”和成立“四會”的過程,作為教育引導群眾破陋習、樹新風的過程,形成群眾的事情“大家議、共同定、集體管”。
他們堅持群眾認可、務實管用的原則,要求縣區、鎮辦指導各村、社區立足實際,廣泛發動群眾討論修訂以“維護生産生活秩序、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等為基本內容的村規民約或居民公約,做到“一村一約”。要求村規民約必須體現移風易俗和道德評議等新民風要求,約定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事宜一律不辦,限定紅白事規模、時限、席面檔次和禮金數額,不放或少放煙花爆竹,減輕人情負擔,減少鋪張浪費。對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借機斂財、賭博迷信、好逸惡勞、失信耍賴、等靠要鬧、不孝老愛親等約定懲戒措施,為群眾提供普遍認同的行為規範和約束準則,推動村民自治有規可依,有章可循。
新修訂的《村規民約》不僅規定“份子錢”不超過100元,紅白事宴席每桌標準也不準超過200元,還將孝老愛幼、勤儉持家、鄰裡守望相助等內容寫入其中。目前,全市1150個村(社區)修訂了村規民約,明確紅白事禮金限額,易記、易懂、易行,為群眾生産生活立了規矩,農村酒席減少了三分之一,人情份子負擔下降了一半。
治頑疾,倡導移風易俗
當前基層人情負擔、治安亂象和黃賭毒、造謠滋事、虐待遺棄父母等突出問題,是一些農戶家庭致貧、返貧重要因素,也是脫貧攻堅的難點痛點。
安康市在推進新民風建設過程中,著力增強全民法治意識、厚植法治精神。一方面結合貫徹落實“七五”普法規劃,紮實開展法律“六進”活動,持續深化“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依法行政示範單位”“依法治校示範學校”“文明執法示範窗口”等法治創建活動。另一方面大力開展“促守法、調糾紛、打邪惡”專項行動,持續整治社會治安突出問題,嚴厲打擊“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等違法犯罪。依法規範信訪工作秩序,既保護群眾正當利益,又有效遏制無理纏訪纏鬧,維護正常生産、生活秩序。截至目前,安康市打擊涉嫌“五霸”事件49起,抓獲嫌疑人96名,挖掉一批影響民風和脫貧攻堅的“毒瘤”。
同時,他們以開展新民風移風易俗活動為突破,狠剎“人情風”,減輕“人情債”,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小事不辦,堅決把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不盡孝道忤逆老人、打牌賭博低俗娛樂、好逸惡勞坐等爭要等不良風氣剎下去,讓群眾的精力和財力集中到脫貧致富奔小康上來。紫陽縣制定《人情新風八種喜事新辦簡辦儀式》,以村(社區)為單位,集中舉行喜事新辦簡辦,受到群眾歡迎。
樹典型,開展道德評議
安康圍繞好人好事、善行義舉等新風正氣和社會生活中“不誠、不孝、不儉、不勤、不和”等法律不明確、政策不具體、幹部不好管的突出問題作為重點,著力糾正在脫貧攻堅中出現的“靠在墻根曬太陽、等著政府送小康”等現象。
他們以村(社區)為單位,在村(社區)黨支部的領導下進行,組織群眾推選德高望重、辦事公道的老黨員、老幹部、道德模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鄉賢組成道德評議委員會,在全市廣泛開展“群眾説、鄉賢論、榜上亮”道德評議活動。“聽”村民反映、“説”身邊現象、“論”是非對錯、“亮”正反典型,運用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辦法解決民風建設中的突出問題,扭轉社會風氣,促進社會文明。
道德評議分為四個步驟:首先,群眾説事,確定主題。由群眾推選出艱苦奮鬥、孝老愛親等感人事例,擺出“等靠要”“爭訪鬧”等不良現象,由道德評議委員會擬定評議主題和對象,由村(社區)黨支部審定同意後召開道德評議會;其次,鄉賢論理,明辨是非。由道德評議委員會召開評議會,廣泛組織群眾積極參與,正反典型到場,在聽取評議對象的自我陳述和思想認識的基礎上,採取大家評述、論理、説教等辦法集中評議,通過論理釋法、説教勸導等方式,引導廣大群眾在“我看、我聽、我評、我議”的過程中判斷行為得失、確定價值取向,進而規範自身行為、做到見賢思齊。並對問題處理意見進行民主表決,確定先進榜樣和後進典型;第三,榜上亮德,樹立典型。在村(社區)內設立“善行義舉榜”“道德評議紅黑榜”和“曝光臺”,激發群眾榮譽感上進心,對先進榜樣宣傳褒獎,對後進典型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予以曝光,接受廣大群眾監督。注重評議結果的運用,納入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表彰活動推薦範圍;第四,勸教幫扶,整改轉化。他們對評議出來的後進典型實行動態管理,採取“一人一案、一事一策”辦法,落實專人包幫轉化,幫助其轉變思想,自我轉化,切實提升道德評議的效果。
旬陽縣金寨鎮寨河社區吉元兵由於家境貧困,喪失生活信心,經常酒後打罵母親,好逸惡勞,滋擾鄉鄰,在道德評議中,被評為脫貧攻堅“等靠要”反面典型。在道德教育的感召下,吉元兵痛改前非,改過自新。今年他種植烤煙15畝,養牛4頭、豬3頭,新建房屋3間,轉化為脫貧致富先進典型。
截至目前,安康市共組建道德評議委員會1150個,開展道德評議4260場次,樹立正面典型6290例,培育後進2528例,幫教轉化2100例,734戶群眾主動退出貧困戶。
提素質,深化文明創建
安康堅持正面引領、典型示範,圍繞“環境美”“秩序美”“風尚美”的創建要求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力爭用3年時間把全市各鎮黨委、政府機關全部創建成為文明單位,各鎮初級中學、中心小學全部創建成為文明校園。
他們按照“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的總體要求,把新民風建設“誠孝儉勤和”內涵要求融入文明村鎮(社區)創建內容,以農村民風建設“十個一”,即建好一個農家書屋;建好一個村廣播室;建設一個村文化活動室和文化活動廣場;建設鄉風文明一條街;設置一個善行義舉榜;建設一支鄉賢文化骨幹隊伍;設立一個道德講堂;制定一整套鄉規民約;每年評選表彰一次“十星級文明戶”;每年評選表彰一批好婆婆、好媳婦、好家庭等為重點,積極開展文明村鎮創建工作,爭取到2020年時,全市各鎮全部創建成為文明鎮,60%以上的村(社區)創建成為文明村(社區)。
善用群眾身邊的榜樣力量,倡導勤勞致富新風美德,安康廣泛深入地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等系列評選表彰活動,推出一批事跡突出、群眾公認、典型性強的“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好鄰居”,把普通百姓、平民英雄身上蘊含的優秀傳統美德和崇高精神挖掘出來、宣傳出去,用他們的嘉言善行感召群眾、垂范鄉里、淳化民風,示範帶動更多的家庭勤儉持家、致富思進、向上向善。
白河縣開展“我勤勞、我脫貧、我光榮”主題創建活動,鼓勵黨員貧困戶帶頭脫貧、勤勞致富。農民黨員陳德貴因家庭原因成為貧困戶,他不甘貧困、勤勞思進,通過土法釀酒和特色種養增加家庭收入,經過第三方評估退出貧困戶系統,被表彰為全縣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近年來,安康市涌現出各級各類“最美家庭”8000余戶,上榜“中國好人”36人、“陜西好人”59人,表彰“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2000余名。大力開展“樹千名自強標兵、交萬名農民朋友”活動,全市已樹立勤勞致富典型620個,評選脫貧攻堅先進個人300多人,有效發揮了榜樣標杆和正向激勵作用。
市委書記郭青説:“優良民風引領社會進步,我們開展新民風建設,就是順應發展需求、堅持問題導向、直指致貧痛點,針對不厚道、不節儉、不勤勞等突出問題,推進移風易俗、助力脫貧攻堅、打造民風高地。” (鄭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