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歷史博物館 (張宇明 攝)
全國 9大博物館(院)、27件“國寶重器”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記者昨日(10月19日)獲悉,由中央電視臺創建、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大型文博探索欄目《國家寶藏》將於12月3日起,登陸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CCTV-3)週日晚間黃金檔首播。節目共計10期,每期90分鐘。屆時,一場關於9大博物館、27件鎮館之寶的恢弘“特展”,將呈現在全國觀眾眼前。
2017年開年,央視《中國詩詞大會》10期節目累計觀眾規模破12億,節目的熱播掀起了一場詩詞之美的國學風潮。緊隨其後,單期觀眾規模破億的《朗讀者》蓄勢而發,以文學之美、人性之美、情感之美鍛造了一場從熒屏延展至線下的全民現象級文化事件。
今年的第四季度,央視歷時兩年傾力打造的《國家寶藏》以“國寶重器”為破題點,節目希望把歷史的碎片粘貼、修復,讓觀眾透過節目記得起歷史滄桑,看得見歲月留痕,留得住文明根脈,見證歷史、以史鑒今、啟迪後人。
“在文學等細分題材被集體消費的時候,我們要著眼未來,探索新的方向。”央視副總編輯朱彤表示,“《國家寶藏》正是央視肩負國家媒體責任的又一次與時俱進的創新嘗試,從詩詞、朗讀到歷史文物,央視深入挖掘文博領域,探索文化節目新藍海,是其面對市場新局面的前瞻性戰略佈局。”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説:“博物館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藏品不斷匯聚、展覽不斷豐富,不愁前來的觀眾,僅有這些夠了嗎?不夠。一個博物館是不是真正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就看你用你的資源在多大程度上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在這方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家寶藏》總製片人、總導演于蕾告訴記者:“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在用智慧、汗水、財富、時間,甚至生命去守護、修復、傳承這些國寶。他們所有的努力,只是為了換得一個把這些文物擺進博物館,從而讓更多的人更長久地看到它們的機會。當《國家寶藏》把一個個如此盪氣迴腸的人和故事講給您聽,試問您怎麼舍得浪費這樣一個機會呢?”
記者獲悉,《國家寶藏》由央視和故宮兩大文化體強強聯手,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河南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8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院)鼎力加盟,在文博領域進行深入挖掘。
對於新的欄目, 央視綜藝頻道總監郎昆表示:“《國家寶藏》從全新切口切入文化,匯集了領域內最頂級的資源,加上我們多年創新積累的經驗,我們有信心打造出一個新的文化節目標杆。”(記者 曾世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