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翠綠的丹江源頭照“抹茶蛋糕”讓人眼前一亮 (王曉峰攝)
面對成片碧綠的草場,你能想到什麼形容?是“一碧千里、鬱鬱蔥蔥”,還是“像綠地毯、翡翠”?《中華根脈聖境陜西風流還看今朝》展覽中,一幅丹江源頭的照片起了這麼個名字——抹茶蛋糕。
“都説秦嶺最美是商洛,像金絲峽、天竺山、牛背梁、柞水溶洞,這些地方比較熟悉。照片裏的這個地方,説是丹江源頭,按理説也是在商洛,但我這個商洛人都不知道在哪?”觀展中,西安市民劉鵬看著照片“質疑”,圖片中的拍攝地,到底在哪?
“商洛市商州區仙鵝湖水庫上游濕地。”拍攝者張德君給出了答案。
2007年8月的一天,他和兩個朋友從商洛市區出發,騎了十幾公里的摩托車到了這。“就和現在的自駕遊一樣,沿途看見美景了,就停下來拍,拍完了繼續往前騎。”
張德君回憶,當時三個人覺得這裡景致不錯,都拍了照片。“但只有我的這張最成功。抓住了奔跑的小孩和吃草的牛群,有動態感。”
照片好拍,但是景卻難求。他告訴記者:“那裏屬於河水的淹沒區,而且直到現在都沒有開發。所以,只能等水位退了,陸地才能顯現出來。如果沒找對時間,去的時候看見的可能只有水了。從2008年開始,看了我的照片之後,不斷有身邊的朋友去拍,但是他們要麼是根本沒看到草場,要麼就是效果單一,我這張反而成了經典。”
因為工作關係,張德君20多年前便開始接觸攝影了。“一開始是用110相機,像海鷗、鳳凰,後來有了佳能、尼康、美能達的膠片相機。”進入數碼時代後,他接觸最早的數碼相機是柯達。“現在數碼相機都換了三四代了,可見科技發展多快。”
張德君讓記者替他發出“英雄帖”——看誰能拍出更好的丹江源頭照片。“每年的8月份,天氣最熱的時候,天氣條件好的情況下,水位退下去,也許就能趕上這個景。上游只要水不淹,都是草場,所以那一塊放牧的非常多。”(記者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