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ChinaNews閱讀

未來機器人會否取代人?

廣州日報2017-10-24 14:59:17

  圖_fororder_1024A18b001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競賽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原魁

  長得像人、動作像人就能稱為“機器人”嗎?機器人的“大腦”是如何構建的?未來機器人會完全取代人的位置嗎?日前,由廣州市科協和廣州市教育局主辦,廣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和廣州天河中學承辦的“院士專家校園行”之《離我們越來越近的機器人》講座在天河中學舉辦。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競賽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原魁,與學生們分享了機器人的運作原理及最新研究成果,還回答了“機器人會否取代人”的熱點問題。

  機器人最擅長“造車”

  如玩偶般大小的機器人,搖搖擺擺地駕駛自行車,讓人捧腹大笑;能夠快速扇動翅膀的小鳥,也是“機器人”,與當前火熱的無人機有許多相似之處。原魁通過視頻,向學生展示了他自己總結的幾大類機器人,包括“好玩的機器人”“做我們不願意做的工作的機器人”“做我們做不了的工作的機器人”“能提高生産品質和效率的機器人”“做危險工作的機器人”以及“我們身邊的服務機器人”。

  原魁解釋,機器人通過驅動部件及各種內部感測器完成對自身的控制。除此之外,不同構造、配備不同感測器的機器人,還可以完成不同的功能。比如,工業機器人中最高級的垂直多關節機器人,可以完成點焊、噴塗等工作;龍門結構的機器人,可以搬運幾十噸重的集裝箱;配置了“視覺系統”的機器人,不僅可以在流水線上完成産品分揀,還可以捕捉到人類肉眼看不到的紅外圖像。

  原魁介紹,機器人被廣泛運用在工業生産的多個領域,而到目前為止,汽車生産仍是機器人運用最主要和最成熟的領域,先進的汽車生産工廠,基本上都使用了機器人進行輔助生産。

  人工智能綜合能力遠不如人

  AlphaGo的出現多次引發“人類是否已經被機器人超越”的討論,天河中學的學生們對此問題也表現出濃厚興趣。一名學生問,機器人會否取代人的位置?會不會因為機器人的出現,人類的機能逐漸退化?原魁回答説,即使有機器人代替了部分勞動,人類也會通過其他形式,比如運動等維持身體機能。至於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的“智力較量”,人工智能到目前為止只能解決個別問題,可能在某些領域會超過人類,但其綜合能力與人類水準相距甚遠。

  還有學生關注生産線上大量使用機器人而帶來的用工問題。原魁表示,機器人會讓一部分人失業,但也會創造適合人類的新工作,比如機器人維修、機器人控制等。“實際上,現在是機器人在代替人類做人們不願意做的事情。創造就業與失業之間,會慢慢達到平衡,以後人們可以做更多更舒適的工作。”(文/羅樺琳 通訊員鄭清艷 圖/楊耀燁)

—  相關新聞  —